顺德杏坛致力打造新核心竞争力 发力村级工业园改造
摘要: 在13日举行的杏坛镇干部会议上,刚刚走马上任的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提出,杏坛要引进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全面发力村级工业园整治,打造支撑未来发展的平台载体,借助顺德高新区引领杏坛的经济发展及西南片区的转型升级。
一年一度的水乡龙舟盛事在杏坛龙潭举办。/珠江商报资料图片
文/珠江商报记者 陈家好
在前日举行的杏坛镇干部会议上,刚刚走马上任的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提出,杏坛要引进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全面发力村级工业园整治,打造支撑未来发展的平台载体,借助顺德高新区引领杏坛的经济发展及西南片区的转型升级;同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村居协同共治,进一步建设水乡杏坛、魅力杏坛。
力推村级工业园整治,助力产业升级
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后,柯宇威表示,杏坛如今还存在着产业相对薄弱、低端,村级工业园比较杂乱、产出效能偏低等不足之处。
今年,杏坛将继续强力推进第二批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双达标”行动,淘汰违法违规企业,倒逼落后企业优化升级,鼓励夕阳产业转型发展,在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产业提升。另外,还将开展产保区及电镀城示范园建设,加快高北工业区等“三旧”改造项目推进,树立转型升级标杆,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大力扶持电商、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
“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科技顺德,这为杏坛的经济发展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径。”柯宇威说,要引进科技型的团队和企业,引导相对低端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借助顺德高新区,引领杏坛经济乃至西南片区转型升级。接下来,要把村级工业园区作为重点发力的地方,利用村级工业园整治,引进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打造支撑未来发展的平台载体。
做好基层大治理工作,振兴乡村发展
杏坛镇镇长梁晴尔介绍,杏坛拥有众多适合盘活利用的乡村资源,计划以杏坛北七乡为基底,以逢简为龙头,着力打造岭南水乡生态文化保育区;以文旅、商贸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确立水乡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地位;通过打造融自然风光、社区服务、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村发展平台,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形成“农业+社区”的农村发展新模式。
作为农业大镇,杏坛将做强水产养殖,建设水产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推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完善喂养饲料、水产品深加工、养殖设备、水产交易、冷链配送、水产美食为一体的水产品产业链,深耕桑基鱼塘文化传承,做强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
在带旺农村发展的同时,杏坛还将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推动企业增加辖区村民工作岗位;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村民和村居为企业改善服务,共创和谐发展局面。与此同时,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和福利设施建设,推进“美丽村居”建设和“五好村居”建设,落实“河长制”等措施,改善村居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以军民融合产业为抓手,把握发展先机
区党代会提出,要抢抓军民融合发展先机,积极组织“军转民”“民参军”,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好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作为佛山市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的轴心,杏坛将抓紧机会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升级,推动“军转民”“民参军”的新兴产业落户杏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提前做好镇内基础设施配套对接,进行军地一体基础设施建设,为示范区提供建设空间,另一方面,开展民参军企业招商,发挥本地制造业优势,引进相关企业,提升招商吸引力,适时出台鼓励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努力形成军民融合企业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的聚焦区,培育本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硬科技”产业链,形成龙头产业。此外,还要加强与示范区其它镇街合作,跨镇街推动分工合理、流通顺畅、标准一致的军民融合区域产业标准,实行错位发展,共同争创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