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半熟读诗词900首 10岁顺德少年惊艳央视诗词大会

珠江商报
关注珠江商报讯 记者罗彩燕报道:3月29日晚,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七场开播,顺德德胜小学五年级学生韦度作为四位挑战者之一成为焦点,一时间,这位10岁少年成为街坊邻里热议话题。2年半熟读诗词900首、游览名胜时全文背诵三百多字《岳阳楼记》被免票、全国近十万人选拔突围“百人团”、曾在诗词接龙环节技惊四座获得评委郦波教授评价“这个小朋友很厉害”。这位少年身上拥有许多光环,但在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围绕的是最质朴的两个字“坚持”,
坚持日背经典
畅游诗意人生
韦度与诗词结缘是在三年级一次旅行,被景区售卖的刻有苏轼名句的竹简所吸引,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与诗词成为密友,父子俩还订下一个“五年计划”,每天背诵一首经典诗词,到2020年积累至2000首。至今两年多过去,韦度已完成900余首古诗词的积累,其中不乏《滕王阁序》《琵琶行》等长篇诗词。
“我欣喜着孟东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我品味过辛幼安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我感慨于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些荡气回肠,那些百转千回,那些情深意浓,我的人生,自有诗意。”这是韦度在作文中所写下对诗词的热爱。就凭这份坚持与热爱他作出更多尝试,三年级时参加学校“诗词达人赛”,将年级“诗词达人”轻松拿下;2017年大良举办“凤城诗词大会”他作为学校种子代表在台上展露锋芒;此次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遴选初期,电话面试环节15分钟要答下50道题,韦度以90%准确率成功晋级;最终“百人团”残酷淘汰赛,十场比赛韦度一直稳坐百人团,并以第六场少儿团第一名,成为第七场挑战者。节目播出后,韦度依旧以从容的态度继续诗词积累,有同学好奇于他的秘诀,他写下“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的字句以此互勉。韦度说他的理想是成为诗词大会中郦波教授那样的人,沉浸在诗词研究中并让更多人感受诗词的魅力。
坚持陪伴成长
成为坚实后盾
众所周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定力很不足,父亲韦奔一直担当着坚实的后盾。“有时候挺难的,比如要期末考试或生病,孩子就会撒娇,我也会跟他商量约定事后补回来。”而在作业完成后,每天上下学路上,父子俩也常利用点滴时间用诗歌对话。针对寒暑假,韦奔还制定出一张“诗歌中国旅行地图”,父子俩跟着诗词游美景,加深韦度对词句的理解,江南一带、黄山、峨眉山、黄鹤楼等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随着韦度的积累量越来越多,有些新的诗词,韦奔自身也未必熟悉,所以他也常常上网学习与儿子一同成长。
坚持兴趣育人
构筑广阔平台
“现在走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议论,你背了多少,我背了多少,韦度成为很好的榜样,当天我们陈董事看完节目还表示,以后不管韦度去哪都愿意提供奖学金,希望他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据顺德德胜小学校长刘宇平介绍,其实学校对学生传统文化培育早有存在,包括当年韦度参加的学校“诗词达人赛”,就是学校阅读节系列活动。每年阅读节学校都以多元化活动如电影遇上书、飞花令对决、郑老师说书等等让学生乐中学。“我们希望以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而不是死记硬背,将诗词等传统文化种子种在学生心里,让它在内化中有所体会,并对自己人生积淀出更多丰厚养分。”韦度班主任陆娇说道。据了解,学校80多位语文老师还自发建立运营了一个嘉荷文学社微信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刘校长表示下一步学校计划,将诗词作为学校特色项目推进,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