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龙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昨日开馆

珠江商报
关注珠江商报讯 记者何蕴瑶报道:“退役”发电站继续发光发热。昨日上午,龙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正式开馆,原发电站经过升级改造后成为历史展示场馆对外开放,全面展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建设的过程。
“今天重新看到当年工程建设时的情景,有种怀念感。”站在新落成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内,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老干部麦飞感慨道。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甘竹滩精神,凝聚建设“科技顺德”的强大力量,龙江镇委镇政府和区委宣传部共同建设这座历史展示馆,这也是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升级改造一期工程。
据介绍,原为维修船舶用的船坞经加固升级改造后成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而原水上、水下发电车间,经加固装修布置后成为水上、水下展示馆。历史展示馆以声、光、电、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建设的全过程,包括文字图片展览、历史实物展示、历史播映室、模拟当时办公室环境的草棚、展示水轮机发电原理的3D全息投影等。
在展示馆建设过程中,龙江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鼓励民营企业参加,在短短40多天时间内完成档案、史料和物件的收集,完成展馆设计、施工及布展等工作,展现了政社合力共建的新甘竹滩速度。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是一座时代的丰碑。在20世纪7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顺德人知难而进,尊重科学,大胆创新,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低水头发电站。从领导小组、技术工人到普通民工,无不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在最大限度减少国家负担的前提下,巧干妙用,发明创造,从最微小的螺丝钉到专业的发电机组、水轮机叶片都亲手制造。甘竹滩洪潮发电站不仅为顺德40年来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技顺德精神原动力。
“到今天,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已成为历史,但这个历史值得纪念,值得去欣赏,值得以此去教育以后的人民群众。”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叶胜军在开馆仪式上说。目前的龙江蓄势待发,面临多重机遇叠加,正是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时候,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的建成恰逢其时。展示馆将成为展示顺德科技和人文发展成就、体现龙江镇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龙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春云表示,接下来,龙江镇将会统筹改造周边环境,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好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加强管理,不断丰富和充实展示馆,在科普、教育、展示、交流上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撑。
在昨日的开馆仪式上,还举行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奖状移赠仪式,由龙江镇政府把该奖状移赠顺德区档案局,现场还向出席仪式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老干部们赠送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建设的历史图文集。顺德区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影然,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易惠玲,区档案局副局长薛卫存,龙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春云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馆仪式。
寻找当年的你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邀你来参观
文/珠江商报记者何蕴瑶
图/龙江镇宣传文体办提供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建设过程,折射出顺德人大处气势磅礴、小处精雕细琢的办事风格,是科技顺德精神原动力的重要体现。如今,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虽已停产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在,它不仅成为西江河上的一道风景线,其技术研发、建设过程也依然值得回味,其背后折射出的攻坚克难、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甘竹滩精神将依然激励着人们。
40多年前,来自当时顺德10个公社、2个镇的7000多名民兵在甘竹滩集结,启动了这场大型水利工程战役。40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把记忆回拨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再次聚首甘竹滩头,到龙江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共同回味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建设的点滴。
现龙江镇宣传文体办发出邀请,如以下历史照片中出现你的身影,或你是当年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建设的参与者、员工等,请与龙江镇宣传文体办联系,将邀请你参观历史展示馆,并为你提供讲解服务。详情请联系龙江镇宣传文体办邓先生、麦先生(联系电话:23888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