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行业巨头抢滩入驻 顺德欲打造世界机器人产业高地

珠江商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全球机器人巨头日本川崎继去年在顺德成立全球首个工程研发中心后,又计划与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川崎(佛山)隆深机器人产业园”,12月17日,双方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合资项目首期达产后可年产6000套机器人,二期达产后可年产1.5万套机器人。今年以来,顺德机器人产业喜讯频传:今年3月,计划投资100亿元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正式动工,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今年9月,碧桂园机器人谷项目正式签约,5年内拟投资800亿元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园。这些接连不断的大事件,每一次都让世界瞩目、行业聚焦。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澄献

全球机器人巨头日本川崎继去年在顺德成立全球首个工程研发中心后,又计划与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川崎(佛山)隆深机器人产业园”,12月17日,双方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合资项目首期达产后可年产6000套机器人,二期达产后可年产1.5万套机器人。

今年以来,顺德机器人产业喜讯频传:今年3月,计划投资100亿元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正式动工,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今年9月,碧桂园机器人谷项目正式签约,5年内拟投资800亿元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园。这些接连不断的大事件,每一次都让世界瞩目、行业聚焦。

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顺德将加快智能制造产业集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世界机器人产业高地。

  站在巨人肩膀上少走弯路

隆深和川崎在顺德成立的中方控股合资公司,主营业务为SCARA机器人、冲压专用机器人。一期项目达产规模为每年6000套机器人,年产值约6亿元,二期项目达产可年产1.5万套机器人。隆深机器人总经理赵伟峰介绍,项目初步选址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届时将与园区内的美的库卡机器人及大疆项目形成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隆深成立于2013年,当时的启动资金仅有1000万元,短短数年已成为系统集成领域的佼佼者,今年销售额预计达到5亿元。赵伟峰介绍,隆深和国际机器人巨头的合作由来已久,先后成为日本川崎、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等外资厂商的代理商。利用川崎的采购渠道,隆深在减速机、机器人机械本体、伺服电机三大部件上均具备国际技术水平,同时又获得比国内本体制造商更加优惠的价格。

隆深与川崎的合作并未止步于此。去年,川崎在顺德陈村成立了全球首个工程研发中心,由川崎和隆深共同运营。这意味着,研发中心的研发成果将由双方共享,隆深在一些集成项目上获得川崎的技术支持。

由于不满足于做下游系统集成应用,隆深还与东莞固高科技合作开发国产自主品牌——科佩克。赵伟峰说,科佩克机器人由川崎机器人为其贴牌生产机器人本体、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同时整合了隆深在系统集成和固高科技在机器人运动控制器上的技术优势。

“川崎在全球机器人制造业中排行第五,固高科技在国内控制器领域也是数一数二的,站在巨人的肩膀,少走了不少弯路。”赵伟峰说,自主研发控制器、由国外机器人企业贴牌生产的形式在业内属于首创。今年,科佩克机器人已卖出了500多台,远超于预期。

与国际机器人巨头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例子并不少见。早在2015年,美的集团率先与世界“四大家族”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合作生产工业机器人,以此进军机器人产业。去年年初,美的收购了另一位“四大家族”成员德国库卡。如今,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相关产业占地1200亩,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600亿元,未来将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嘉腾、利迅达与瑞典Kollmorgen、德国ABB公司、意大利柯马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德国库卡等世界机器人行业巨头以及埃夫特等一批国内顶尖机器人公司纷纷抢滩顺德,在这股浪潮中,顺德本土机器人企业顺势而起。目前,全区拥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逾80家,涌现出隆深、嘉腾、利迅达、安川美的、三合5家超亿元产值的机器人本体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

  错位竞争闯出突围路径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占全球市场比例将从1/4提升到近1/3。凭借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的巨大需求,顺德对机器人产业的需求同样旺盛。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产机器人早期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普遍较低。

精明的顺德本土厂商并不是选择硬碰硬地试图去撼动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地位,而是另辟蹊径,选择错位竞争的发展路径。嘉腾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嘉腾机器人副总裁陈洪波介绍,当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目光大多聚焦在机械手上时,嘉腾机器人将全部精力放在研发携带视觉识别系统的“机器脚”上。目前,嘉腾机器人已经研制了上百种不同的AGV机器人,客户包括奔驰、华为、联合利华等超60家世界500强企业。与机械手不同,AGV机器人能够自动看路、找路,为企业搬运、码垛等工作提供不少方便。

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珠洽会上,嘉腾机器人在业界再次火了一把:体型像扫地机器人般大小的小蚂蚁AGV机器人轻松抬起500kg的货物,它在搬运的过程中无需设置运行轨道,借助二维码导航就能精准地搬运货物。在现代智慧物流仓库中,通过互联网智慧系统,可以实现上千台“小蚂蚁”24小时同步开工,一个无人仓库的生产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如今,嘉腾机器人正从生产用脚移动的AGV机器人,转向开发机械脚和机械手“手脚并用”的AGV机器人。陈洪波说,嘉腾机器人在杏坛新建的全新智能工厂即将投产,届时将达到每年生产1万台移动机器人的产能。

天太机器人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同样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该公司总经理张兴华说,在中大型机器人领域已有不少优秀供应商,相比之下,轻负载机器人多应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市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天太机器人在成立之初就瞄准了这一片蓝海,定位要做轻负载机器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张兴华说,以SCARA应用为基础,天太机器人已研发出多个标准工作站,包括焊锡工作站、异型插件工作站等。“公司目前正在挖掘轻集成产品,年后将推出新品。”张兴华认为,数年之后,国产机器人将成为市场主力。

目前,伊雪松、天太、隆深等顺德本土企业已推出自主研发、自有品牌的机器人本体。

机器人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制造业基础雄厚的顺德催生了工业机器人的产业沃土,当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产品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以技术为依托,顺德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同样大放异彩。

位于陈村镇的顺联智造汇,不少机器人企业在这里“安家”。MALL坊机器人采购中心、金萝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今甲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汇集于此,主要产品为智能商用机器人、礼仪机器人、信息服务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表演类机器人、医疗类机器人、教育类机器人等,集产品研发实验基地、展示、销售、互动体验多功能于一体。

在碧桂园总部10楼,机器人谷首批项目之一的博智林机器人餐厅已现雏形。碧桂园计划在全国布局1000家机器人餐厅,从迎宾、下单、炒菜、端菜到洗碗,全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不到两分钟,一道香喷喷的凤城炒三丝已经做好,火候和口味均恰到好处。这套全自动烹饪系统已学会了24道美味佳肴的做法,堪称“厨神”。

餐厅的另一边,泡茶机器人挥舞着机器臂,动作优雅大方,完整地完成了加水、烧水、泡茶、斟茶等全自动化茶艺过程。如果你闲来无聊,还能和围棋、五子棋机器人来一场对弈。

“我们聚焦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工业4.0智能制造平台。”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博智林机器人总裁沈岗介绍,机器人将被广泛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天太机器人也顺势切入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小智”机器人在进博会、珠洽会充当“迎宾员”,拥有人脸识别、多语言交互、立体环境导航等13项技能,一时间成为了“网红”产品,武汉、天津、西安等地的机场争相订购。

此外,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巡检机器人可以沿着高压线一路巡视,通过后台软件判断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进行检修维护,代替电力巡检工人从事高危工作。

一年投近2亿元力撑机器人产业

“顺德是机器人产业的一片热土,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上下游供应链给本土机器人企业带来了市场发展的机会。只要企业有需求,顺德区委、区政府都全力解决,在科技信贷指引、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天太机器人总经理张兴华说,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让机器人产业在顺德不断发展壮大。

机器人产业抢滩顺德的背后,从侧面反映了顺德制造迈向顺德智造的内在转变,同时也离不开政策的推波助力。近年来,顺德先后出台机器代人、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不仅是购置使用机器人获政府补贴扶持,研发生产机器人也有更大的政府支持力度。从研发、生产、销售再到“以机换人”,一条机器人产业“扶持链”就此形成,力挺顺企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

此外,顺德还通过采取事后扶持、事后补贴和政策性金融产品的方式,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和机器代人,扶持工业及服务机器人企业、智能制造集成企业、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仅2017年,顺德投入了超1.8亿元用于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今年,《顺德区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出台,更对机器人产业的招商引资、市场开拓、人才引进和服务、重大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全方位加大了扶持力度。

目前,顺德已建成德国汉诺威佛山机器人学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以及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测(广东)中心等展示和销售平台,逐步形成机器人研发和服务、生产和配套、展示和销售的全链条式发展体系。以佛山机器人学院为例,它在对接中德的同时,力求建立起属于华南地区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打造成服务于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平台。

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德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从城市和交通规划等方面做好统筹,提升企业发展环境,让顺德更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做好产业规划和园区建设,形成良好的载体;此外,还将做好机器人应用和推广示范,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和创新,搭建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