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容桂创新慈善活动模式 推动本地慈善事业大发展

珠江商报
关注容桂是一座温暖有爱的城市,多年来,在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共同努力下,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蔚然成风。作为容桂首家申请并获准认定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容桂慈善会一如既往地弘扬慈善精神,不断拓宽慈善工作领域,创新慈善活动模式,促进了本地慈善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
爱心的滋润伴随着容桂这座城市的成长,植入创新元素的公益慈善事业,更让这座城市焕发着独特的魅力。2018年,容桂通过多种形式筹集善款2100多万元,发放各类补贴、补助约3400万元。
帮扶项目落地
构建多元立体慈善帮扶体系
今年77岁的荣叔(化名)住在容桂龙涌口村,属于低保户。他的旧房屋于今年年初完成了修缮,原来凌乱的房间变得整洁,漆黑的厨房变得亮堂。他说:“自己能够住进更好的房子,要特别感谢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
荣叔居住环境的改变,得益于容桂慈善会大力推进“安心善居”项目。据介绍,2018年,顺德区慈善会发起了“安心善居”项目,以“经济、适用、安全”为指导原则,通过区慈善会、镇(街道)慈善会、社区(村)福利会三级共建体系,按照每户不超过8万元的金额,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进行房屋修缮。
容桂慈善会推进“安心善居”项目惠及辖区困难家庭。2018年,容桂慈善会共收到龙涌口村、红星社区、振华社区、扁滘社区、容新社区、马冈社区6个社区(村),符合条件的14户受助家庭申报。容桂慈善会共出资近25万元,为14户受助家庭提供房屋修缮、家装(含无障碍)改造、居住设施增改等帮扶服务,实现“修缮一间房,温暖一个家”的项目初心。“安心善居”项目工程顺利完工,受助家庭喜住“新”居。
容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继续开展“安心善居”项目,相信在区慈善会、街道慈善会两级联合配资,社区(村)福利会执行的操作模式下,将能为更多困难家庭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安心善居”项目是容桂慈善会创新救助模式,打开慈善工作新局面的生动写照。记者了解到,容桂慈善会于2018年还开展了多项创新性帮扶项目,构建起立体的慈善帮扶体系,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容桂慈善会首次尝试举办暑期成长营活动,组织困难家庭小学生、初中生参加暑期趣味课堂。该活动的举办,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之余,还促使助学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以过来人身份陪伴困难家庭儿童共同成长,共建温情容桂。
容桂慈善会实施容桂街道福利机构优秀护理员奖励项目,促进容桂养老、助残事业的发展。2018年,该项目累计奖励148人次,发放奖金合计13万多元,有效调动了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福利机构服务水平。
搭建慈善平台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
社会力量成为推动新时期慈善扶贫工作的“生力军”。2018年,容桂多彩龙舟文化节慈善义卖、“行善积德,观音送福”慈善义卖、容桂西部十五公里公益徒步等活动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到,容桂“全民慈善”的文化已深入城市骨髓,并影响着每一个人。
黎女士在20年前就梦想开设一家敬老院。随着时间流逝,扶老助困这个心愿一直埋藏在她的心底挥之不去。“自己年纪渐长,深知已没有精力再去开设一家敬老院。”黎女士说,但是自己还是想尽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实现自己助老解困的梦想。
在容桂慈善会的帮助下,黎女士选择以个人名义设立“齐心弘爱慈善基金”,用于容桂助老事业以及帮扶特殊困难家庭。容桂慈善会则负责对慈善基金运作提供指导并协助选定资助的对象或项目。黎女士表示,根据基金的运作情况,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捐赠力度,力求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黎女士以个人名义设立慈善基金的举措,仅是容桂慈善会搭建慈善平台,汇聚各方慈善力量的一则例子。除此之外,2018年,容桂还新增了以下冠名基金:容桂文博城联合容桂慈善会举办艺术藏品慈善竞价会,筹款设立“容桂文博城慈善基金”,基金全年收入82420元;容桂街道妇女事业促进会发起设立“容桂妇女儿童发展关爱与促进慈善基金”,佛山市中怡盛合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捐赠启动资金16.8万元;原科龙配件厂工友筹款设立“科龙配件人关爱基金”。冠名基金的发展壮大为容桂慈善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容桂的企业、商家等在慈善领域也不遗余力,如容胜口岸服务有限公司定向捐款100万元支持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建设发展,捐赠两辆扶贫专用车和助困款;容桂总商会定向捐赠公益慈善专款30万元给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华腾工业城捐款6万元定向支持众善乐融长者服务项目等。容桂各社区(村)福利会也立足辖区,切实开展各项福利事业。各方爱心力量汇聚,慈善之光正在照耀容桂这座城。
从小抓起 增强慈善意识
容桂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慈善公益在容桂盛行,并非一蹴而就。学校的教育、社会的重视都推动着容桂人做公益的热情。容桂慈善会自2012年起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每年选取容桂辖区学校开展活动,向广大师生们宣传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
今年,容里小学、容桂实验学校成为了“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活动点。这些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不定期开展慈善文化主题活动。例如,慈善文化与学生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课等相融合,传播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慈善文化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学校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家长慈善意识,号召参与到社会公益中来。
容里小学计划在每年进行的“献爱心”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主题班会、慈善文化展评、慈善爱心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慈善文化教育活动。容里小学校长杨柳春说:“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举办,可以增进学生对慈善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从小埋下爱心、慧心的种子。”
容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学是孩子有意识立性塑品的开端,希望慈善文化教育对孩子进行固本培元,同时也希望通过学校这扇窗口,把慈善文化教育带进家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珠江商报记者叶芝婷
图/容桂慈善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