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 开学首日顺德教育交“暑假作业”

珠江商报
关注9月2日是开学第一天,顺德区教育领导工作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区几套班子领导、涉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职能部门“一把手”悉数参加。顺德区教育领导工作小组组织了高规格的“团队”,对顺德教育的“暑假作业”——6月10日顺德区全区教育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就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和部署。
任务分解:教育局给区领导“布置作业”
顺德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介绍,全区教育大会后,区教育局马上制定了《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解表,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及配合单位,并征集了各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目前正在区委区府办走发文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教育局更大胆地给区领导“布置作业”。早在2013年4月出台的《顺德区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服务的实施方案》,其中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区领导(含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领导)担任企业专员,挂点联系2~3家重点培育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协调企业发展中需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借鉴此方案,顺德区教育局也起草了《关于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学校制度的通知》。
“我们提请区委区政府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学校制度,重点是指导与帮助学校解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而区教育局作为总协调单位,负责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学校活动的统筹、沟通、对接和跟踪落实工作。目前相关请示也已提交区委区府办。”闵乐萍说。
直观变化:将投入40亿元新建14所学校
尽管《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的任务分解表尚未最终印发,但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已经推进,有的已经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市民直观可见的就是本学期顺德有4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分别是大良玉成小学、大良成美初级中学、龙江外国语学校和陈村拔萃实验学校。顺德已然进入了新一轮的中小学校建设高潮,以学校建设为抓手,从数量上满足学位需求,从质量上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全区计划新建中小学校14所,计划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超过40亿元,新增中小学学位近5万个。
闵乐萍介绍,按照工作计划,2019年下半年顺德正式启动18项中小学校新建扩建工程建设工作,具体包括:2日下午动工建设的区属顺德一中南校区新建工程;大良凤城实验学校、聚胜小学、五沙小学扩建工程;容桂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高黎小学、细滘小学扩建工程;伦教汇贤初级中学扩建工程以及荔村小学原地重建工程;勒流育贤实验学校扩建工程;北滘华南师范大学北滘学校(初中部)、群力小学新建工程;陈村潭洲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乐从北围九年一贯制学校、葛岸片区规划小学新建工程;龙江仙塘片区规划小学新建工程;杏坛实验中学新建工程;均安光正实验学校新建工程。随着这一波学校建设工程的完工,顺德将新增学位超过3.8万个。
在此基础上,2020年将继续有容桂高黎片区初级中学、伦教城南片区一贯制学校、伦教新基北路片区小学、乐从新隆片区一贯制学校4所新建学校以及新一批改扩建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届时将再新增学位超过1.2万个。
内涵提升:配强带头人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贯彻落实的最新情况,除了市民看得见的学校建设工程外,还有一些“看不见”却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提升的教育提质工程正在推进中。
教师待遇提升是《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闵乐萍介绍,本次增资分为教师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两个部分发放,教师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每人每月1000元,从5月起执行)已发至今年8月份。当前,区教育局正研究制定学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拟根据2018学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于2019年底分别由区、镇(街道)财政一次性核拨2019年5月-12月共8个月的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经费。今后,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将在每年底发放。
另一项关系学校发展的行政换届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目前校级领导换届已经完成。通过退出、交流、公选等措施,换届后校长的平均年龄从48.5岁降至45.8岁(下降2.7岁),副校长平均年龄从46.9岁降至42.6岁(下降4.3岁);交流轮岗校领导80人(正副校长各40人),交流任职率达到19%;同时,顺德已启动从全国范围公选正副校长14名,引进教育行政管理领军人才,全面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校级领导队伍。
直击痛点:打造品牌初中留住优质生源
初中教育一直是顺德教育的“痛点”。《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针对初中教育提出实施“壮腰”工程。目前,区教育局起草了《顺德区品牌初中建设方案(2019-2021年)》,从标杆学校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生源流失遏制、初中教育生态的营造等方面设定目标,从提升办学条件、创新办学体制、加强初中队伍建设、加强教研教改和特色学科建设、构建拔尖人才和特长生跟踪培养机制、构建初中学校绩效激励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
据了解,该方案目前已征求镇街和部门意见,区属和各镇街也已明确品牌初中打造对象,教研教改、拔尖人才跟踪等工作已全面启动。
得益于顺德对初中教育的重视、标杆初中的建设,顺德今年优生外流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其中,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受到优秀学子的热捧。这体现了顺德市民对顺德教育的信心进一步加强。
昨日的会议还讨论研究了顺德区教育基金会筹资活动等重大事项。据了解,顺德区教育基金会将启动大型筹资活动,除了推出基金募集活动外,还将创新性地向社会推出可冠名教育项目200多个,涉及学校的校舍建设、运动场改建、功能场室改造等项目,发动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
现场
开学第一课 有趣又有爱
9月2日,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又有一批新学生迈入校门。四所新学校顺利开学,社会各界为平安开学保驾护航,学校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花样翻新的开学典礼帮助同学们尽早进入状态。新学年,顺德教育呈现新气象。
新学校带来新活力
当天,顺德四所新学校顺利开学。全新的学校,为顺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竭吾之心,玉汝于成,请你们放心!”昨日上午,大良玉成小学举行开学仪式,迎来了首批一年级443名学生。在该校全体教职工的庄重承诺声中,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由家长交付于班级老师手中,场面温馨感人。
当天,在顺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冼阳福,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罗劲柏,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大良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善楷等领导嘉宾见证下,玉成小学校长徐洪和24名教师庄重宣誓,承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情怀使命,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三年铸一剑,横行笔阵里,歌声动山川!”上午,随着成美初级中学1300多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入学宣誓声在校园上空响起,这所备受市民关注的新校也正式迎来了它的新学期。
成美初级中学将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规模为36个教学班,计划招生人数1800人;二期工程增加12个教学班,招生人数增加600人。两期工程完成后合计办学规模将为48个教学班,招生人数达2400人。
9月2日,龙江镇重点打造的优质公办初中龙江外国语学校也正式投入使用,1711名学生和148名教师在崭新的校舍开启了新学年。早上9点,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学生们已回到配置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可调节桌椅的教室投入学习,“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从初中生活的适应到课程知识的引入,开始了各自的“开学第一课”。

大良玉成小学举行竣工庆典暨开学仪式,老师正在分发书籍给一年级新同学。/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龙江外国语学校新学年开学,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 /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摄

顺德交警大队以环城小学为试点,组建了一支“ 少年交警先锋队”。 /顺德交警供图
花絮
●开学第一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昨日是新学期开学首日,学生、家长分头上课。在玉成小学,学生学唱国歌,温习央视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李介甫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校长李刚勉励师生:激扬自信,做最好的自己!李兆基中学也举行了升旗仪式,全校师生一起唱国歌。
●今天我们“不上课”
在“梦想开始的地方”,一群小“迎宾”列队两侧,欢迎学生及家长的到来。昨日,顺德区世纪小学开学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就是:今天开学“不上课”。
世纪小学通过体验式开学,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启新学期。世纪小学校长孟宪萍介绍,今天开学“不上课”是指不上常规课,学生刚结束暑假,让孩子先从熟悉环境、分享暑假趣事等开始,能够给学生一个过渡的时间,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是一个欢乐的地方,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今天‘不上课’既是不上课,又是更好的学习。”
●学校迎新仪式充满科技感
昨日,开学第一天,在顺德本真未来学校里充满着欢乐与兴奋,学校做了万全准备迎接孩子的到来,正式启动学校更名的“元年”。在校门口,孩子们纷纷写下自己在新学年的愿望与目标,粘贴在门前的展板上。“Hey,你好!”“欢迎你们!”踏入崭新的校门,那充满未来感的高新科技,瞬间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无人机拉着迎新横幅在低空盘旋,全新的机器人在跟孩子们对话,充满科技感的欢迎仪式让孩子们第一时间体验到了学校的新变化。
●萌娃穿上“警服”护交通
开学首日,顺德交警全员上岗执勤,组织“铁骑队”在十镇街开展“护学保畅”行动。
“你好,请走人行道!”看到身着“小警服”的“小交警”,听着稚嫩的童声,让人眼前一亮。昨日,顺德公安交警在环城小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校园“小交警”护交通活动,几个身穿“小警服”的“小交警”在民警的带领下有模有样地疏导交通。据了解,今年顺德交警大队以环城小学为试点,经过前期的选拔、培训,组建了一支“少年交警先锋队”,目的是为了把交通安全带进校园,“小手拉大手”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每名走进校门的孩子,都能得到交警赠送的带有交通安全宣传标语的棒棒糖,寓意新学期开学“棒棒的”。
(文/珠江商报记者骆苏艳)
评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与信心
梁新平
适时飘洒的阵雨如约而至,雨后,阳光透亮,初秋的顺德一派清新与清凉。
在九月这个收获季,一场关于教育的开始,正在清新而清凉地迈出坚定的步伐。
9月2日,开学第一天,顺德教育呈现出了一番令人鼓舞让人放心的景象:这一天,顺德区委召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听取顺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性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继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这一天,顺德一中南校区新建工程启动;这一天,玉成小学、成美中学、龙江外国语学校三所新校开学;这一天,书记、区长等区领导带队,兵分四组前往区属学校和各镇街学校慰问……
我们知道,这是继6月10日召开全区教育千人大会之后,顺德教育再次发力的一场新的开始,它所传递的,比三个月来所取得的进展更有意义的,一是顺德教育从未停止过改革和突破;二是顺德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望和行动,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实诚。这无疑给顺德教育注入了又一股“强心剂”,让全区人民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有必要先来回顾一下三个月前那场教育千人大会。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在会上强调,要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像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一样强力推进。而会上出台的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20条”,相信关心顺德教育的人至今还记忆犹新,其关键词为——“一把手”工程:从政治高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实施初中“壮腰”工程;优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一起办教育;明规则:民办学校纳入公共事业管理体系;强队伍:面向全国招聘名校长名教师。
现在,我们还是用关键词说话:涨工资:两步走,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已发放;优队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平均年龄下降2.7岁;补短板:初中留住优质生源成效明显;建新校:未来三年计划新建扩建中小学校27所。
郭文海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当前顺德正全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一样要奋勇争先,坚定不移加快推进。要正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补短板。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实现顺德教育“壮腰强体”,办好高质量教育,赢得全区干部群众、家长、学生的认可。
教育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和高品质宜居环境的形成,教育牵涉千家万户,尤其在全力为高质量发展探路的今天,顺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这是区委区政府的政治共识,也是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
这考验着顺德全区人民的定力和信心。
定力,顺德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改革从未止步,这是政府层面的一贯定力。当然,顺德教育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与顺德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相匹配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全区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定力。
如果说经济发展的一路领先之于顺德,是单项冠军的话,那么,包括教育在内全方位领先的全能冠军,才是顺德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和周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式地迅速开花结果,这时,相信顺德教育必定能腾飞的定力,就是对顺德教育最好的呵护和关爱。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与政府和学校同心同向,共克难关,顺德教育的明天必定会晴空万里。
请相信,今天所有的努力,都会是明天最好的收获;今天每一个尊师重教的言行,都会是明天最好的回报;今天每一份自信,都会汇成成功所需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