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陈村打造文化展示基地 “八旬”大洋楼变身文化展馆

珠江商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白石门框,趟栊门,洗石米窗框,青砖石脚,阶砖铺地……在陈村登洲公园的对面,一片现代建筑立面中,这栋具有80多年“楼龄”的大洋楼显得那么的不一样。

白石门框,趟栊门,洗石米窗框,青砖石脚,阶砖铺地……在陈村登洲公园的对面,一片现代建筑立面中,这栋具有80多年“楼龄”的大洋楼显得那么的不一样。

“很快,这栋对于我们来说极具纪念意义的洋楼经过陈村镇政府修缮活化后,将变得更有故事,更具内涵。”10月14日,记者从这栋洋楼权属人的第二代后人何汝森口中得知,何仲棠家族的200多名后人一致同意,无偿将这栋建于1936年,位于陈村镇潭洲村登洲大道12号的大洋楼以及右邻的祖屋,捐赠给陈村镇政府管理,建设用于展示陈村当地历史文化的展览馆,让更多人从这里了解登洲、了解陈村。

纪念父亲

六兄弟共建大洋楼

斑驳的墙身见证着发展的沧桑,独具异域风情的建筑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这栋大洋楼在1935初动工兴建,次年完工落成。洋楼设有两个正前门,分别装有十七根横木的趟栊门,古色古香。室内设有雕花屏风,龙凤吉祥物壁画,彩色玻璃窗格,每一处的设计,都见证着建设者的用心。

“这栋洋楼是我们的父辈为了纪念他们的父亲何仲棠而建设的。”说起大洋楼,76岁的何汝森有说不完的话题。虽然没能见过自己的爷爷,但是从父辈亲戚的口中,何汝森也听过爷爷不少的故事。

据介绍,何仲棠是家中的幼子,自小聪明伶俐的他善于经商。在1902年,年仅24岁的何仲棠辞别年迈的父母和深爱的家人,带着期望,孤身一人,离乡别井,到当时的清远县创业发展,先后创办了何顺泰、其泰、生昌泰和合资泰益等商行,专营杂货、陶瓷和五金等批发零售业务。

尽管忙于生意,但何仲棠却没有疏于对父母的照顾,经常回乡探望父母家人。当获悉母亲不幸患上眼疾双目失明时,他毅然放下了繁忙的生意,赶回到家中对母亲悉心照料,侍奉在旁。正是他的坚持与用心,其母亲最后奇迹般地重见光明,他的孝道成为了家族晚辈们学习的好榜样。

但不幸的是,在1929年,51岁的何仲棠因一次医疗失误而离世。为纪念父亲何仲棠对家族作出的贡献,其六个儿子决定在祖屋旁建设这一栋洋楼。建成后,这栋洋楼成为了何家六个兄弟回乡探亲祭祖的暂住居所,亦成为何家族人共聚天伦,维持彼此之间的和谐团结的重要场所。

近期,何仲棠家族后人的代表与陈村镇政府签订了《房屋无偿赠与合同》。/陈村宣办供图

延续精神

后人无偿捐赠物业

在这栋洋楼里生活了8年的时间,何汝森对其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那些靓丽的装饰与设计,而是在村庄遭遇洪水灾害时,父辈们打开洋楼大门,让村民入住避难的情景。“从洋楼建成后到1949年期间,顺德曾几次被特大洪水袭击,登洲村庄遭洪水淹没。”何汝森回忆道,当时,这栋洋楼算是村里比较高的建筑,每次危急关头,何家族人都是敞开洋楼大门,让村民们能速上屋顶天台逃避水灾。“几十个乡亲就住在我们家的二楼,他们一起吃,一起住,等到洪水退去后,大家才回去。”何汝森表示。

受长辈的影响,何仲棠的后人都十分热心公益。2018年,何仲棠的族人在聚会时,对集资重建登洲两座祖居进行讨论。在得知陈村镇政府十分重视大洋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希望能把洋楼修复原貌并活化成文化展览馆时,何仲棠的家族后人都十分的感动。在2018年的11月2日,何仲棠家族的后人代表与陈村镇政府签订了《房屋托管合同》,委托陈村镇政府开展相关的工作。

“在这过程中,有家族成员提出,可以将洋楼捐赠给政府。”何汝森表示,对于这个建议,家族成员都表示十分赞成。“对于这件事,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是十分支持的。但由于后人们遍布全球各地,要统一相关的细节,完成法律上的手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汝森表示,为了顺利完成相关的手续,何仲棠家族的后人组建了一个49人的微信群。在陈村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的指引下,他们经常克服不同国家时差的障碍,通过微信会议,商议捐赠的事宜。

经过多个月的反复沟通与协商,双方终于在近期签订了《房屋无偿赠与合同》,何仲棠家族的后人也正式将大洋楼以及右邻的祖屋捐赠给陈村镇政府管理。“我们相信在陈村镇政府的主导修复建设下,洋楼和祖屋会变成一个更具内涵的文化宣传阵地。”何汝森表示。

传承文化

打造文化展示基地

不负其后人的所托,对于登洲大洋楼的修复活化工作,陈村已经相继铺开。据了解,根据计划,登洲大洋楼将被改建成为陈村镇系列文化主题展馆,其中包括电讯、通讯展示馆和票证展示馆。

“陈村以前的电话所就是位于陈村的潭洲村,在这里建设电讯、通讯展示馆,是对当时场景还原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地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陈村镇党委委员、农业和社会工作局局长吴力指出,在建设的过程中,陈村也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大洋楼进行修复,在打造主题展馆的同时,还将配套相关的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既具观赏性,又能开展公益活动的场所。“目前,项目将于近期动工,计划在2020年3月份完工。”吴力表示。

旧建筑得以活化,社区文化活力得到激活,社区环境也得以改善。陈村镇系列文化主题展馆项目的落地,是社会力量支持地方文化发展的缩影,也是社会力量推动社区发展的典型项目。日前,在陈村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社区环境的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关注。会上,陈村镇党委书记黄志捷提出要用心做好自己的“长板”,提炼并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吴力认为,潭洲社区有着良好的环境、文化基础,我们也借本次大洋楼修复的契机,对周边一带进行连片的修复改造,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社区新景点。

文/珠江商报记者苏淑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