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加压促“工改工”项目 顺德杏坛超额完成村改任务

新浪广东
关注村级工业园改造是破题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顺德杏坛以村级工业园改造方面展现出新作风、新面貌,逐步翻开了杏坛镇的新篇章。今年,杏坛镇自我加压,将原定拆除整治1024亩的改造目标提升至1824亩,坚持工业立镇的指导思想,一心一意推进“工改工”项目。
顺德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公布了一组数据,杏坛镇目前已完成清退拆除面积1850.23亩,已完成年度目标的101%;复垦复绿562.03亩,已完成年度目标的111%;建设面积86.68万平方米,已完成年度目标的104%。
其中,506亩的光华德彦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就是突出代表,他是全区第一个超500亩连片改造并通过村民表决的项目,由政府征收并配建物业给村居。在光华德彦工业区改造项目中,杏坛镇政府采用货币+配建物业的方式进行征地补偿,光华村集体不仅可获得一次性征地补偿收益,还可通过配建38000平方米集体物业获得持续长久的租金收益。与此同时,优先安排本地企业在工业区内实现增资扩产,解决了本地企业多年来的土地问题,让村民、企业都能享受到村改释放的红利。
柯宇威提到,在光华德彦工业区改造项目中,杏坛镇政府还计划利用村改腾挪出来的部分空间,建设一所覆盖杏坛西部的高质量学校,补齐杏坛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短板,使得光华、麦村、东村、南华等村居的村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整合资源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村改工作中,杏坛镇为确保村改出来的空间得到高效整体利用,坚决避免出现“新的村级工业园”,没有选择单一的商品厂房的改造路径和模式,而是强调采用政府直接征收模式进行升级改造,由政府掌握土地开发建设的主动权。
杏坛镇对镇内61个村级工业园进行统筹谋划,按照功能布局重新整合,规划打造2个万亩以上高端产业集聚区和1个万亩以上临江生态景观带。通过统筹规划,推动产业形态从“碎片化”向“集聚化”发展,让生态空间重回绿色,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进一步优化镇内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协调推进“三生”融合发展的优良态势。
柯宇威认为,村改不只是改空间、改环境,更重要的是改产业质量。接下来,杏坛将重点推进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电子薄膜、改性塑料等领域,尽快发动企业制定企业标准、联盟标准,争取成为制定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加快抢占新材料行业的制高点与话语权。
杏坛镇还与顺德高新区密切协作,共同加快村改进度。今年内,杏坛镇与顺德高新区就相互间的财政关系、社会事务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调整,并就共同推进村改招商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高新区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大产业平台为全镇乃至全区村改提供了优良的腾挪园区。
信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锦辉认为,在村改过程中,不管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或是增资扩产,政府都提供了基本的硬件保障,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有限的资源去提升产能;在新材料和智能装备方面,政府不仅提供了政策支持,还组织企业去学习,并提供了丰富的资讯,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柯宇威强调,政府与企业需要形成共识。企业是顺德的资源与财富,村改给企业赋能并释放红利,进一步激发企业家们二次创业的激情,在这个过程中,两者达成共识才能够最大地减少阻力。
此外,强化水乡生态文化品牌也是村改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的村改工作中,杏坛镇统筹规划约10653亩的西江堤岸生态再造片区,重塑西江堤岸生态环境,开启杏坛水乡新增长点。目前,该片区已启动海凌、西登、马东以及南华堤外工业区生态复绿项目,累计修复面积约592.2亩,为顺德村改生态修复提供了“样本”。
同时,杏坛镇以逢简、青田为核心,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片区村改项目,对现有建筑进行活化改造,配合乡村旅游发展,引入设计元素,带动周边资源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速。随着村改推进,杏坛将形成“逢简、青田”和“西江沿岸”两个水乡特色景点线路。

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村改”工作
为推进村改工作,镇党委书记柯宇威、镇长谭灿荣亲自挂帅,分别担任杏坛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组长和常务副组长,谭灿荣镇长还兼任镇村改办主任。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各村改项目专责组组长,负责跟踪落实村改项目推进情况,科学调配机关各职能部门资源。
“村改把机关干部、企业家、村居、村民的热情都充分调动起来,让大家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为杏坛的明天而奋斗。”柯宇威表示,村改是“难啃的硬骨头”,大多数的领导班子成员都直接参与到各村改项目中,每个人负责一个或多个的项目,形成万舟竞渡的局面,人人你追我赶,共同发力。
除此之外,杏坛镇深入开展村改政策宣讲,通过集中开宣讲会、入企业和村居个别发动、挂点企业镇领导带头宣讲、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把村改的政策传递到村居、企业、村民、租户、业主等各层次人员中,让他们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支持政策,在村改中谋发展、谋福利。
“随着村改不断深入,我们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基层的支持,一步步推进体现了村改的生命力。”柯宇威强调,村改要形成生态圈,在政府引领下,企业和村居村民要共同参与到村改工作当中,当群众成为生态圈的一员才能更加顺利地去推进村改工作。
乘势而上 主动出击谋发展
对于下阶段的村改工作,柯宇威强调,将按照三年应改尽改的工作要求,合理制定总体推进规划,2020年计划推进2200亩、2021年推进2800亩、2022年推进1800亩的村改目标,全面完成全镇村级工业园的改造。
此外,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积极吸引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本地企业利用村改出来的空间做大做强,打造产学研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强化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在杏坛的聚集,形成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优化全镇交通布局,积极对接深中通道,积极协助顺德新港新一期开发,广泛吸引深圳创新创意资源和产业转移,用好村改提供的产业空间,搭建“深圳创新+杏坛制造”的产业提升新通道。
柯宇威表示,通过村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村改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村改中增强村居集体经济实力,让企业、村居、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