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顺德市监系统全面狙击活禽和野生动物违法经营行为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自2020年1月23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全市禁止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为使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启“白+黑”工作模式,日夜兼程开展检查工作。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仍较严峻,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管领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决定,自2020年1月23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全市禁止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为使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启“白+黑”工作模式,日夜兼程开展检查工作。

1月31日开始,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个检查组每天夜间也带队出动,组成五个疫情防控检查小组连夜到十个镇街,突袭顺德重点防控领域——农贸市场和餐饮场所。

据了解,此次突击检查主要是检查农贸市场是否存在野生动物或活禽过夜,活禽交易区是否有清洗消毒,餐饮场所是否售卖野生动物制品以及存在人员聚集就餐。执法人员通过询问、直接打开档口拉闸查看、走访周边群众等多种方式,彻底摸查现场真实情况。经检查,农贸市场均未发现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情况和活家禽存栏情况。而部分餐饮店已暂停营业,暂未发现售卖野生动物。

检查中发现,乐从镇的一酒楼春节期间一直停业,但其外围宣传牌有菜名“百香果汁焖水律蛇”字样情况,执法人员已当场告知其不得经营野生动物的规定,并现场对该宣传牌菜名作遮挡改正。而容桂幸福市场一个档位的招牌有写着售卖各种蛇类、水鱼、田鸡字样,检查组立即责令市场管理方联系档主整改招牌,并告诫市场不得从事野生动物经营行为。

检查过程中,区市场监督局带队领导认真听取了基层监管人员和市场从业人员的意见,要求被检市场要加强疫情防范主体责任意识,确保必须守住市场不得销售野生动物的红线,平时要加大保洁消毒的频率和力度,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各类农产品价格波动,防范疫情期间出现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情况发生。

连日来,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一线,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超市、药店等监管力度,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每天对全区197个农贸市场都开展地毯式巡查,实行“一人一场”(原则上每个市场的每个独立经营片区安排1名监管人员进行驻场值守)防疫驻场监管制度,坚决杜绝野生动物交易,维护市场稳定。主要做法包括:

一、建立农贸市场联网式全天候监测制度。一是农贸市场建立起区局检查人员、分局驻场人员、市场开办方人员三方的微信工作群,方便区局人员24小时监测农贸市场情况,做到了然于胸,对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二是落实分局驻场打卡制,要求每个农贸市场的分局驻场人员建立每日驻场打卡制度和检查台账,要求其每日定时在本群汇报驻场市场情况。三是制作农贸市场开办者、市场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一一列明其在防疫时期应该承当的责任,讲清法律风险,让其自觉积极加入防疫行动中。

二、建立问题导向重点检查制度。一是在农贸市场主体面基本整改完毕的基础上,将重点农贸市场进行重点监测,并逐渐将检查重点转移到市场周边角落、城乡结合部、农庄餐饮店,着重检查是否有售卖野生动物,招牌和餐牌是否有野生动物字样。二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一一整改到位,对于违法行为和屡检不改行为,严厉开展查处。三是依照“打蛇打七寸”原则,抓住经营源头,一旦发现有野生动物售卖行为的,即对给餐饮单位供应野生动物的源头人员或单位进行监控,弄清上下游供应链,彻底捣毁野生动物销售渠道。

三、建立“明检+暗访”灵活检查制度。采用明检、暗相结合,早检晚检不定时检查相结合,获取投诉举报线索和走访群众获取线索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丰富检查经验,借力区经促局业务优势配合,不放过任何检查线索,地毯式开展检查,确保检查对象全覆盖无遗漏,检查黑点全探明无死角。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全区市监系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262人次,检查农贸市场1990个次,检查活禽经营者4022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945家,处置投诉举报536宗,发现问题64个并已落实整改,未发现违规经营野生动物情况。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