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掀起“厕所革命” 塑造乡村文明“新靓点”

新浪广东
关注洁净如新的公共厕所、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岭南水乡的古建筑风格、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观……小厕所大民生,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顺德曾经环境脏乱、卫生堪忧的农村公厕环境正在经历一场“蝶变”。
“厕所革命”是顺德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目前,顺德区根据《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顺德区“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统筹谋划、高位推进,重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据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介绍,全区现有农村公厕846个,计划新建农村公厕47个,改造农村公厕419个,截至目前全区已新建公厕15座,完成整改农村公厕200座。
一厕一档 加强农村公厕卫生监管
走进乐从镇大罗村中心公园,这里的公园公厕面积达20平方米,设置有无障碍设施,并设有无障碍公厕、工作间。“我们的公厕保洁工作落实到专人管理,公厕管理保洁频率均达到一天一次或以上,清洁情况每日登记成册,并设有专门保管箱保管。”大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乐从大罗村公厕。

乐从大罗村公厕。
据统计,乐从镇全镇涉农社区、行政村共有139个农村公厕,实现无害化卫生户厕数26370户。从推动“厕所革命”至今,乐从镇对农村公厕进行全面的巡查,完成农村公厕的建档工作,将厕所的数量、位置、标准、责任人等情况登记在册,形成档案。同时加强农村无害化户厕的监管,加强户厕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监管,督促户主定期清掏化粪池,确保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作为勒流街道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关键一环,勒流“厕所革命”工作已向从深发展,着力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据了解,勒流对各村(社区)的所有公厕进行了全面摸排,并按规定形成“一厕一档”,对记录在册的所有公厕,要求村(居)安排人员进行清洁、管理。此外,勒流在今年2月底印发农村公厕改造提升相关奖补方案,为增强基层工作积极性,切实减轻农村集体负担。目前勒流记录在册的公厕有122间,有111间厕所进行改造。其中在原基础上进行整治提升的厕所89间,需新建、重建的厕所22间,全部厕所将于今年9月30日前完成改造。

勒流黄连古庙公园公厕。
为公厕建档,是“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统一行动。顺德区农业农村局要求建立“厕所革命”台账,以村为单位摸底调查,建立农村“厕所革命”信息库,全面了解公厕、户厕现状,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分步推进农村公厕改造,让村民用上干净清洁的厕所。
长效管理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公厕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顺德区优先改造严重老化、设施缺失、功能落后的公厕,高标准新建公厕。原则上按《广东省农村公厕建设指引》 二类以上标准改造和新建公厕,公厕的改造建设鼓励与周边环境风格、当地文化相融合,凸显顺德城市特色和岭南水乡文化。

北滘西滘文化公园公厕。
北滘镇在“厕所革命”中共投入经费540余万元,计划新建、改建公厕44个,现已完成31个。在建立专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充分发掘公厕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风景画等宣传内容,丰富厕所文化,营造良好文明如厕环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区正在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示范公厕。为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我区结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要求我区25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2020年前新建一个示范公厕,各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已将示范公厕的建设列入项目实施方案并推进建设中。
据悉,顺德区农业农村局接下来将按照市、区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要求,继续做好顺德区区农村厕所建设工作,坚持建设及管理并举、注重管理原则,及时掌握建设进度,确保管理工作到位,2020年着力完成全区32个农村公厕的新建和219个公厕改造任务,满足村民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