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顺德区政协建言资政座谈会聚焦中心城区建设

珠江商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昨日,顺德区政协在顺德区工业发展馆召开“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聚焦“如何彰显中心城区特色,进一步提升顺德城市品位”主题,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政协委员及高校学者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心城区高品质发展之道,助力顺德新一轮城市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

作为顺德中心组团的大良、容桂和伦教,未来要在哪些方面实现融合发展?中心城区如何打破传统专业镇“背靠背”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互补?昨日,顺德区政协在顺德区工业发展馆召开“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聚焦“如何彰显中心城区特色,进一步提升顺德城市品位”主题,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政协委员及高校学者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心城区高品质发展之道,助力顺德新一轮城市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

打通堵点

科学谋划中心城区交通快速连接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化中心城区。2018年,顺德就提出要大力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加快推进“大良-容桂”一体化发展,以强中心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然而,当前顺德的城市形态与社会经济实力并不匹配,城市形态已然成为顺德未来发展亟待突破的一大瓶颈,首要解决就是地理交通的快速连接问题。

“大良与容桂之间的交通连接多年来一直依靠容奇大桥和德胜大桥,上下班高峰期常常拥堵,当前顺兴大桥、顺通大桥正在建设当中,未来能否考虑规划河底隧道之类的快速通道,缓解两地交通难题?”针对交通问题,顺德区政协委员许金泉提出建议。

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速。顺德中心城区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区代建项目中心党组书记罗锦雄介绍,今年3月31日,顺德区举行中心城区“强中心”重点工程动工活动,德胜体育中心、顺兴大桥、顺通大桥同步动工,两百多万顺德人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迎来关键节点,开启了顺德中心城区建设迈向现代化的新起点。未来,中心城区还将持续打造十大重点项目,尤其是道路连接方面,进一步打通堵点,借助深中通道,使顺德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顺德区政协委员、大湾区办副主任邱国盛也透露,交通规划是今年大湾区办的重要工作内容,除了传统的道路连接,顺德还计划进一步增强顺德客运港功能,加速对接港澳,并谋划轨道交通布局,把顺德学院站打造成城际轨道、地铁、高铁等融合发展的交通枢纽,实现中心城区快速出行。

产城融合

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

“在交通连接的基础上,中心城区还要系统地规划,在产业政策、公共配套设施、文化等多方面实现融合发展。”顺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副局长曹冬冬表示,在大湾区背景下,顺德打造强中心意义更加突出,在城镇群建设的新时代,顺德要统筹规划,做好承接深圳产业链外溢的准备,通过强中心建设打造更高端、更具影响力的平台,吸引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

顺德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广东烨辉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海辉也坦言,正进入总攻阶段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顺德承接深圳产业溢出腾出了空间,接下来,顺企要练好内功,优化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政府也要制定配套的引导和奖励政策。

“顺德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勇于改革创新,要解决强中心建设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正需要政策创新。”正在顺德开展调研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蒋余浩表示,在村改的基础上,顺德要重点思考产业生态链的打造,兼具高创造值产业与服务业,既能承接深圳产业外溢,又能留住本土优势产业。

围绕旧城区活化、文化品牌打造等话题,政协委员们现场纷纷踊跃发言,建言献策,抛出思考与建议,启迪智慧。

“此次主题座谈会既是全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前的‘热身’,也是政协委员们建言资政的一次很好的实践。”区政协主席周文表示,强中心建设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科学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还要接地气,多听取市民意见,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推动规划落地,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当日,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顺德区大湾区办授予顺德区工业发展馆“顺德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区政协主席周文、副主席李梓文,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顺德区大湾区办副主任邱国盛等参加揭牌仪式。

珠江商报讯 记者邵姮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