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共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方案征求社会意见

珠江商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月4日,清晖园及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红岗科技城的规划方案在“规划顺德”平台正式上线了。

1月4日,清晖园及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红岗科技城的规划方案在“规划顺德”平台正式上线了。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邀请每一位关心顺德规划的市民网友,为两个项目的规划建设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顺德坚决破掉村级工业园区的“旧世界”,重塑城乡高品质发展的新格局,需要凝聚家园共建的磅礡之力,共商规划,共绘蓝图,共造活力空间、共创美好未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2020年12月31日这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顺德城乡品质提升大会对外发布了五大规划,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这些规划项目备受瞩目,与每一位热爱顺德这片土地的人息息相关。

其中,清晖园及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规划将为顺德旧城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红岗科技城产业及空间规划将让一路之隔仿佛两个世界的大良105国道以西片区,从此在城乡协调发展和产城人文融合中加快走向现代化。

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高位谋划,拓展着500多年顺德岭南水乡的追梦空间,也续写着顺德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春天故事”。科学规划引领城乡高品质提升,为顺德未来发展华丽转身带来了无限可能。

顺德大良清晖园片区城市更新规划

“清”山河宴 可期可待

顺德清晖园先为明朝万历状元黄士俊府第,后为清代乾隆进士龙应时庭园,并经过龙氏数代人精心营建,集明清历史文化、岭南园林建筑、顺德水乡特色于一体,数亩之地造万千气象,成为广东四大历史名园之一,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晖园内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每年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近两年入园人数超过100万。但园林之外,周边建筑格局甚为密集,空间规划不成体系,设施配套较为落后,尚未彰显大良旧城的文化魅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需求,严重制约了城市升值和清晖园对于大良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因此,大良清晖园片区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大良清晖园片区城市更新规划策划研究由清晖园龙氏家族后人、国际级文化保育与城市更新专家、学者、前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龙炳颐教授领衔,组织跨专业跨学科的精英团队一起开展工作。

有关研究将尊重历史、着眼未来,挖掘中心城区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形成“大清晖文化圈”和“文化径”,并结合地铁交通优势,重新规划旧城区交通网络系统,为市民创造优质的文化及经济生活载体,让城市具有更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为此,龙炳颐教授团队给出了大良中心城区四大区域改造的定位,概括为“清”山河宴,魅力古城——顺德文化之窗。清指的是“清晖园”,山指的是凤岭山和华盖山,河指的是大良河,宴指的是顺德特色美食。这一规划充分利用凤岭山、华盖山、大良河资源,提高研究片区的整体定位高度,将现代都市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完美结合,强化大良片区的旅游、商贸、休闲功能,引领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彰显顺德历史文化符号,活化片区发展,提升区域基建设施,打造顺德国际旅游名城、创意创新基地,汇聚历史文化体验、创新型商业体验、文化旅游等元素,打造宜居、宜产、宜游之永续都市。

对此,网友“蜡笔”充满了认同感。他在“规划顺德”平台上留言说,这次新规划有几个亮点:一是片区整体性更强,每个功能区的定位也很清晰,二是将大良河第一码头一带也涵盖进来了,非常好,三是既有历史的部分也有新潮的部分,比较符合心理预期。他同时建议,预留一些适合年轻人的创意空间和举行小型活动的空间。

大良中心(清晖历史文化核心区)

城区四大区域沉淀历史,再现文化,提升景区配套,导入文创展览产业,打造国际文旅新地标;联合宝华巷与华侨中学地块,增加清晖园急需的展览和存储配套;设计为清晖园的东西的视线通廊营造良好的视觉背景,对周边发展起到良性约束及控制。沿清晖路向北至钟楼公园,重构林荫大道,创造适宜步行和公交优先的城市绿廊。

改造定位(钟楼TID城市门户区)

——依托清晖景区,融合地铁概念,强化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配套服务,创造便捷交通换乘,塑造城市对外门户的强中心形象。钟楼公园结合地铁地下空间,屋面广植林木,鸟语花香,形成立体城市生态大公园。地处城心,面朝公园,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东面人民礼堂,通过修复保育打造顺德革命历史博物馆,结合慢行系统与西面的文化产业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门户轴。

华盖活力文体产业区(原体育中心)

以生态理念缝合凤岭山、华盖山生态系统,重构社区型体育设施,留住体育故事,植入文体产业,借助地铁TID地下空间和立体慢行系统,打造文体产业旅游综合服务区。产业互生实现多元发展,革新业态吸引主力。

滨河古韵生活体验区

大良河畔,留人、留屋、留故事,莘莘学子、金榜题名,通过优化交通体系,修缮升级莘村金榜村,结合顺德美食之都品牌,打造具有顺德风貌的美食文化消费生活体验带。通过与清晖园、体育中心等历史片区的缝合串联,打造文化体验旅游消费圈,强化区域影响力。东面人民礼堂,通过修复保育打造顺德革命历史博物馆,结合慢行系统与西面的文化产业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门户轴。

大良105国道以西片区产业及空间规划研究(红岗科技城)

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打造高端创新产业集聚区

乘着“村改春风”,红岗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20年6月11日,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提出建设红岗科技城。通过“村改”撬动红岗科技城的大改造、大开发、大发展,引入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高端产业集聚区,成为创新发展新引擎。

红岗科技城规划建设不仅关乎红岗社区,也关乎整个大良街道105国道以西片区的未来。这里的人们期盼,红岗科技城要从高水平、精细化的规划开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成为城市、产业、人文并重的现代化美丽城市,吸引更多高新科技产业落户。

红岗科技城规划定位图

据了解,红岗科技城位于大良街道105国道以西,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整个片区通过“村改”可以释放土地15000亩,近期可实施10500亩。规划定位为“湾区慧聚红岗,扬帆科技新城”,打造“国际创新开放合作区、湾区智造创新驱动器、顺德山水都市展示廊、未来产城融合智慧城”。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可容纳30万人,创造500亿元GDP。

红岗科技城规划提出“一心、两带、三区”空间结构,将重点打造桂畔产业新湾、红岗科技中枢、大门科教绿谷、北岸双创原点“四大片区”,以及重点推进八大项目建设——以综合化汽车后市场发展为主的新滘未来汽车小镇;发挥三大金字招牌,继续为创新创意企业孵化和成长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的凤翔工业4.0创新园;以智能家居、智能数控产业为主的古鉴国际数智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为科技企业服务为主的红岗创新服务中心;瞄准尖端科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主的金斗大良电子信息产业园;发挥大门文化底蕴,以科研院所建设为主的大门高教园;挖掘顺德本土文化,导入创新体验旅游为主的大门河文化创意园;依托工业遗产,吸引未来人才的德胜河北岸人才双创社区。

在实施方面,红岗科技城近期启动建设4个重点平台——古鉴数智科技园、红岗创新服务中心、金斗大良电子信息产业园、德胜河北岸人才双创社区。

对此,区人大代表梁盛祥建议,改革开放以来,红岗工业区为顺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在新的时期,红岗社区迫切需要有新的城市面貌。红岗应抓住村改的历史机遇,在规划引领下,积极提升人居环境,迎接高端产业和人才,把老工业区转变成为崭新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珠江商报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