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为学校送上教研服务大餐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1年9月,新学期伊始,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推出沉浸式驻校、立体式视导、分类式联盟等服务套餐,以实际行动迈出“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第一步。

2021年9月,新学期伊始,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推出沉浸式驻校、立体式视导、分类式联盟等服务套餐,以实际行动迈出“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第一步。

沉浸式驻校贴近服务指导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建立学科教研员驻校工作机制,每位学科教研员联系两三所学校,每月至少到驻点学校一天,对驻点学校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服务指导。

9月中旬开始,中心班子4位领导,幼、小、初、高学段近30位学科教研员陆续下沉到学校一线,到驻点学校开展全天候、沉浸式的体验活动。教研员一大早来到学校,巡看早读、深入课堂听课、参与集体备课、开展评课议课活动、观看大课间活动、查看学校资料、了解教育教学常规和国家政策落实情况、体验学校饭堂、召开师生座谈会议、巡看晚修和宿舍情况等等,班子领导还参与了学校的行政会议。一天下来,体验项目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在短短的时间内,每位教研员完成了至少一所学校的驻点工作,有的教研员已经先后驻点到了三所不同的学校。高中教研员一共驻点17所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研员驻点了幼、小、初共24所学校(园)。区教育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彭安生先后到乐从中学、沙滘初级中学、李伟强职业中学,开展“走进学校的一天”沉浸式体验活动。

通过驻校,教研员可以深入了解学校学科教研和教学动态及成效,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备考情况,以及“五育”并举、“双减”等政策落地情况。也可以更好地发掘学校学科教研和教学亮点,总结学校备考经验,同时对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发挥学科专业指导,实施精准服务。

立体式视导把脉问诊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高中教育教研室、义务教育教研室行政从视导的时间到空间、从视导的形式到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变“蜻蜓点水式”视导为“立体式”视导,以更好地贴近学校需求。

9月7日,高中教育教研室首站来到北滘中学试水,上午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听三节课,有高三的,有高一高二的,有推荐课,也有随堂课,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下午分学科对课堂、备考、培优等进行深入研讨,随后,视导组向学校领导层反馈。

9月23日,义务教育教研室初中、小学教研员到乐从镇第一实验学校视导。不同学段,办学主体、办学定位和工作重点都有所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视导是以镇街为单位,区镇联合,选一所视导学校作为基点,辐射镇街内其他学校。

一镇街(或学校)一天的视导,区、镇、校联合,镇域内(或联盟内)各学校融通,学段内各年级贯通,关注德育和教学,注重常规和重点,落实培优和托底,立体式地把脉问诊,真正找问题,找到真问题,开出真药方,有效地帮助学校解决了一些重难点问题,受到学校的好评。

分类式联盟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推动初、高中学校分别建立龙头标杆学校联盟、品牌高质学校联盟、特色优质学校联盟,同一联盟的学校采取月轮值制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由牵头学校统筹组织,轮值学校具体实施。

9月28日,初中龙头标杆学校联盟的六所学校的校领导、初三教师和七个中考学科教研员近200人,齐聚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拉开联盟学校联合教研的序幕。按照轮值制度,由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牵头,与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初三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其他四所学校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和研讨,同步进行的是备考管理的经验分享和主题研究。

9月30日,在国华纪念中学,高中龙头标杆学校联盟第一次活动顺利开展。顺德一中、李兆基中学的领导、老师,分学科进入高三课堂听课,并就高三课堂教学、备考策略、德育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彭任清在高中第一次联盟活动中表示,搭建联盟交流平台,目的是让各学校能够共建共享,共研共进。的确,联盟学校通过课堂共建、教研互促、名师共育、管理共研、文化融通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整体提出驻校、视导、联盟教研等一系列教研改革举措,为学校提供更接地气、更加专业的服务和指导,为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