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吴松恩半个世纪专注蓄枝截杆

新浪广东
关注顺德盆景历史悠久,据《顺德县志》记载,盆景艺术在清代由江南传入顺德,经长期发展,形成独特的本地风格,驰誉海内外。
吴松恩,土生土长的顺德勒流人,曾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接触盆景,退伍归乡后,认识到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同样对盆景充满热爱,由此便开始不断研究盆景的养护和制作,身体力行带动本地盆景行业发展。2011年,吴松恩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

“每天看看自己种的盆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吴松恩说道,自己对盆景甚是喜爱,感到疲惫的时候,只要站在盆景面前,一切都变得放松下来,侍弄盆景50多年,身体健康,心情舒畅,他认为这种成就感、幸福感多来源于盆景艺术。
由于树种常受气候影响,吴松恩会选择适宜岭南当地的树桩,这样才能让树木更好地生长。除了气候、土壤、阳光需要了解,他认为,主要功夫就花在造型里面,如何反映树的苍老、大自然的美,都需要花心思去思考,以及参照书本慢慢研究与摸索。

“南国春早”
2008年,第二届“中华杯”中国盆景精品大奖赛暨盆景交易会举行,吴松恩参赛作品“南国春早”盆景获得总冠军。要做出雄伟中带飘逸的感觉,吴松恩曾到贺州黄姚古镇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参考画榕名家杜应强的《百榕图》,吸取乡村与自然特色韵味,利用岭南派“蓄枝截杆”的制作手法,花30多年心血不断改造,才诞生此作品。

“就像写文章一样,每次修改都有新的提升。”吴松恩介绍道,虽然植物都在不断生长、变化,但树也要有休息、重新生长的时间,只能在一定的季节进行修剪,而这个过程就需要长年累月地逐渐修改,所以永远没有完成作品可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血脉加入盆景协会,这更让吴松恩发现,盆景的评审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改变而不断发展,审美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创作,每一盆盆景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注入创作者独特看法与创新意识,同时,会受到年轻创作者的启发,都是在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这也是他成立协会的初衷。

吴松恩的作品为数不多,却都是精品。“心静下来,慢慢斟酌,有耐心、耐性才能做出好作品。”他认为,做一件精品,需要懂得取舍,花心思、花时间才能做好一件事。正如吴松恩的作品,40、50年如一日的坚守,源自心底一份热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