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开发实施 顺德推进省级校本教研基地建设

新浪广东
关注11月30日,顺德区省级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研讨会在乐从镇东平小学举行,基地项目专家、学校代表与会。

基地项目建设相关专家、学校代表与会研讨
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钱运涛祝贺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项目落户顺德,期待基地学校努力探索,出思想、出经验、出案例。

钱运涛致辞
基地学校汇报“跨学校”实践
东平小学基地校林桢主任与刘晓婷老师以《从春课程到STEAM科创课程望》为题,介绍东平小学跨学科课程即将走向4.0版本的STEAM科创课程。从科创空间建设、课程内容开发、推进措施设计三个主线展开,重点介绍一至五年级的项目内容,设计为五大主题:小小梦想家、智造小农家、绿意小创客、文化小传人、城市小探员,以迷你博物馆形式搭建成果交流、展示平台,把课程实践的成果与校园环境建设结合,打造博物馆式校园。


林桢、刘晓婷分享课程特色
大良顺峰小学张成剑主任,以《课题联动,引领“雅趣”特色校本课程》为题,从主题式跨学科校本课程整合研究的提出、整合目标、整合课程、整合实施、整合评价、整合教研机制、整合教师成长路径几个方面展开汇报。

张成剑汇报课程建设
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杨艳丽主任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保障机制等几方面对跨学科方案进行解读。

杨艳丽解读学科方案
乐从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陈骏主任以《落地跨学科主题实践课例开发的行与思》为题,从背景引动、课例启动、团队推动、研究燃动几大方面展开汇报,以小切口撬动大教研。

陈骏介绍课程亮点
项目专家点评跨学科课程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梁惠燕根据各校汇报,提炼出共性问题,为各校的课程打磨指明方向:目标性要明确,课程开发要基于课程标准;考虑实操性,充分考虑设备、工具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基于课程标准,以学定教;利用评价导向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与优化。

梁惠燕点评指导
钱运涛在点评中提示,校本教研基地项目是基地校跨地域联合教研载体,要通过项目研究驱动学校内涵式发展,通过两至三年实践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校本教研机制。
专家讲座指导厘清规划路径
研讨会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谢翌博士作《毕业生素养导向:校本课程规划的核心》讲座。
谢博士的分享帮助各校成员厘清校本课程规划的路径,以毕业生的形象画像为课程研制的原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教育首先要实现格局的转换:从“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师的使命要从买“书”教人到研“书”教人。校本教研要超越传统的理解:从关注“磨课”到关注“磨课程”,素养导向的跨学科课程需要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

谢翌作主题讲座
区教育发展中心部署总结
区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林雪玲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要求通过联合教研,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各基地校应紧锣密鼓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形成成熟的课程主题。

林雪玲部署工作
为什么要做?怎么去做?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余逸作总结发言,回应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建设愿景,希望各基地校注重引领、注重基础、注重联合、注重体系,争取在扎实的实践中形成顺德示范。

余逸作总结提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