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龙江实验学校创意课程赋能儿童未来

新浪广东
关注顺德区龙江实验学校,原本一间镇属普通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连续3年在顺德区办学绩效综合评估中名列前三,科创作品两度走进中央电视台赛场,舞蹈作品两度走进全国大赛,学校创意课程入选全国第五届教育博览会。
是什么成就一间普通学校口牌美誉?龙江实验学校师生认为是课程改革,他们的课程有个时代感很强的名字:“创意+”。
创意+课程理论构建 养成学生必备品格
“让创意引领成长,向智慧人生出发。”这是龙江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其创意+含义有两个,第一,用创新教育唤醒学生的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第二,把创新教育渗透在各种课程和活动当中。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社会担当、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等必备品格就有了生长的土壤。

创意+课程内容设置 成就学生适应能力
学校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创客”作为培养目标,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以“创客五品”(求疑、求异、求新、求精、求是)作为学生个性特质,以科学与艺术领域为主阵地,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设置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社会课程与个人课程。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到选择性课程和综合课程进行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课程设置,所有课程直指四项关键能力的养成。
学校专门设置创意课程,分别为《创意与体验》《空间与建模》《设计与制造》《智能与创造》,正是这些创意课程登上了全国教育博览会的舞台。该课程按创意、创新、创造实行横向联动,低、中、高年段分别按照创意构想、创新思维、创造工坊为纵向梯度安排课程内容。
该课程立足生活情境,发现问题并改良设计,满足实际需求,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建立责任担当,基于真实问题驱动,实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因而学会学习。
创意+课程实施策略成就师生的共同成长
龙江实验学校校长刘晓红常说,改变课堂才能真正改变学校。项目化学习是实行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2017年,龙江实验学校开始推行项目化学习,作为国家级STEM课程课题单位,学校把STEM课程与项目化学习有机融合,把项目化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以真实问题驱动,对照学习目标设计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进阶任务,适时嵌入学习评价,使学生经历高阶思维的学习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创意+课程实施以来,伴随着高阶思维的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能力、审美情趣、合作意识等等在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攀升,有效撬动学生全面发展,让学校走上一条高速发展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