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 馆藏顺德华侨“威水史”

政府网站
关注自明朝以来,顺德便有先民远赴重洋,凭着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与灵活精明的经营头脑,顺德人在异国他乡创业、发展与扎根。今天,让我们跟随顺德区侨联主席、区侨务局局长吴蔚一起走进顺德华侨博物馆追寻历史足迹,感悟顺德华侨情怀。
顺德华侨博物馆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是收藏、展示顺德华侨华人海外奋斗和发展历史,以及顺德历年侨务工作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顺德华侨博物馆馆内一角
顺德华侨博物馆全馆由移民海外、创业发展、碧血丹心、港澳邑人、情牵桑梓和四海联谊六大板块组成。在筹建顺德华侨博物馆过程中,顺德侨务部门得到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无私奉献,一共征集了600多件展品,其中馆内展品200件。

创业发展板块历史资料及珍贵藏品
名人辈出 同绘百年创业史

顺德是著名的侨乡,拥有超过50万的港澳台及海外乡亲,分布在世界五大洲56个国家和地区,有记载的顺德华侨华人历史已有500多年。

海外发展板块历史资料记载
早期移民海外的顺德人,主要从事农林业及商业零售。在华侨博物馆创业发展篇章中,通过顺德妈姐、顺德餐馆、政界精英、文化精英、乡团会馆等六大部分,生动展现了顺德华侨华人筚路蓝缕的海外创业史,同时也详细地展现了陈茂禧、陈福胜、霍恩祺、陈文锦、李小龙、梁粲缨、欧阳焕燕等各界人士的事迹。

李小龙展柜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设有李小龙展柜,展出了由著名爱国华侨陈灿培伉俪向顺德区博物馆捐赠的李小龙拍摄《青蜂侠》时期的合同原件,《Newsweek》李小龙特别版、海报等,进一步丰富了李小龙相关馆藏。
情系家乡 捐资捐物助发展

华侨博物馆内港澳邑人板块
顺德毗邻港澳,十九世纪中叶,顺德人开始了旅居港澳的历史。港澳顺德人职业遍及农、工、商、学各界,以营商者成就最大,尤其以金融、珠宝、地产、饮食、制造等行业最为出色。
吴蔚介绍道,“这一块牌匾是永亨银行1937年在澳门开业时的金漆招牌,由永亨银行创始人冯尧敬先生的后人捐赠给顺德华侨博物馆。”此外,一同捐赠的还有见证永亨银行上市的资料,包括上世纪30年代的银行存单、汇票、年刊、报纸、董事会报告书等,它们都反映了永亨银行创始人冯尧敬先生及冯氏家族在港澳及海外艰辛创业的真实情况。

永亨银行珍贵历史资料

1937年永亨银行在澳门开业时的首块木质招牌

永亨银行创始人冯尧敬先生(中),冯尧臻先生(右一)
与此同时,冯氏家族热心资助家乡公益福利事业,不遗余力支持顺德经济社会建设,尤其在教育、医疗等慈善事业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数据显示,1988年至2013年间,冯氏家族共计捐赠1350多万港元。
凝聚侨心 传递顺德声音

往届恳亲大会盛况
这些年来,顺德在侨务工作上又有哪些重点和亮点呢? 吴蔚介绍道,“一直以来,顺德都很重视乡情、侨情。我们通过举办每两年一届的恳亲大会,凝聚广大海内外乡亲。”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顺德侨务部门创新性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云端恳亲大会系列活动,并正式启用“世界顺德联谊总会云平台”,让世界顺德人从此拥有了24小时的云端之家。

顺德区侨务局、顺德区留学生协会到南海区调研留学生创业孵化工作
顺德侨务局大力培育留学生发展阵地,2016年起,先后成立了顺德区留学生协会、6个境外分会,并对应成立了招才引智站,逐步打开对接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窗口,抢抓湾区机遇,吸引海外及港澳青年回顺德发展创业。

2022年“亲情中华 春联四海”活动
以文化为纽带,传递顺德声音。这些年来,顺德举办“亲情中华·春联四海”、粤港澳大湾区“滋味湾区•梦想家园”等活动,传承与发扬顺德文化,加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大力推广“中餐繁荣计划”,助推“粤菜师傅工程”,擦亮顺德“世界美食之都”品牌;通过编印《侨韵凤城—顺德华侨博物馆陈列》《扬帆济沧海—顺德华人华侨港澳同胞故事》等书籍,讲好顺德侨乡故事。

2022年9月,顺德区伦教街道“侨胞之家”在三洲松龄苑揭牌启用
2020年起,顺德结合了新时代侨务工作要求以及顺德本地特点,通过“党建带侨建”,加强“侨胞之家”阵地建设,先后在大良、杏坛、均安、龙江、容桂、勒流、伦教、乐从等8个镇(街)创建了12个“侨胞之家”,还依托“为侨服务示范社区”“侨务明星社区”等为侨服务先进村居力量,持续开展“侨汇券展览”“侨爱心·光明行”“惠侨暖企”等为侨服务活动,并与“顺德为侨法律服务工作站”联合举办“侨法进村居”,全方位提升了为侨服务的水平。
未来,顺德侨务部门将重点挖掘、发展“侨二代”“侨三代”,引进海外人才,逐步加强海外侨胞的联结、文化推广交流。同时,顺德华侨博物馆将充分承担历史使命,保护好、利用好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履行侨界宣传窗口、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阵地的职责,构筑港澳同胞、海内外侨胞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
来源:顺德区侨联、顺德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