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顺德龙江:桑园水韵 河岸花香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顺德“美岸”行动系列报道·镇街篇⑦】

龙江,作为岭南农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出现“四方商贾云集之地、六合堂奥之区”的繁荣景象。龙江大涌跨越龙江全境,作为昔日水上交通的主要通道,见证龙江的发展变迁。

因此,龙江美岸项目选择龙江大涌东华路至乐龙路段,提取桑园围、龙江历史等重要元素,融入两岸的景观改造中,增强市民对龙江文化和桑园围的认识和了解。

唤醒历史 塑造桑园记忆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年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建造桑园围,将水患变成水利,滩涂变成良田。2020年,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龙江,是唯一全域在桑园围内的镇街,在经济、历史、文化上都受到桑园围工程深刻的影响,而龙江新闸更是桑园围实现历史性合围的标志性建筑,属于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龙江大涌作为龙江的水上交通要道,一直承载着海上运输的重任,是龙江的主要命脉。“对于龙江人,龙江大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龙江美岸项目负责人梅家辉说,“每逢端午、春节,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扒龙舟等庆祝活动。”

基于龙江大涌和龙江新闸的历史意义,龙江美岸示范项目落子龙江大涌东华路至乐龙路段,改造河岸长度约1公里,以桑园围的文化遗产价值为设计出发点,结合文物保护单位龙江新闸,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两岸的景观改造中,打造亲水自然、休闲恬憩、景观与文化融合的河岸临水步道空间。

提升景观 创造亲水体验

龙江大涌美岸项目分为两期工程,正在建设的龙江新闸范围及南岸沿线为一期工程,目前进行步道建设、场地平整、新建道路、绿化工程等工作,总工程进度达90%。

“龙江大涌北岸属于二期工程,因为毗邻工业区,需要对岸线范围进行清杂。”梅家辉说,“我们已清拆南岸的建筑,腾出空间作为停车场,配合智慧水公园的建设。”

因为龙江大涌南岸以前属于堤围路段,存在坡度较大等问题。梅家辉提到,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安全因素,需要在河岸边加建挡土墙,加固驳岸,确保安全后才继续施工。

在设计方案中,项目将龙江大涌南岸沿线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以一种乔木为主,如乌桕、鸡蛋花、宫粉紫荆等,与灌木、花卉等进行搭配造景,可谓一步一景。

一条汀步沿着河岸贯穿首尾,衔接美岸项目各处。游客沿着汀步,便能一路欣赏沿途景色。在汀步设计上,步道石镶嵌在青翠的草地内,凸显自然之美。此外,项目还大量种植爬山虎等植物,布满范围内的每个角落,让到来的游客体会身处大自然的氛围。

由于龙江新闸位于项目入口处,项目将对龙江新闸及周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活化,联同百年大榕树建设成入口广场,融入桑园围的元素,为到来的市民讲述历史故事。并在龙江新闸旁,预留日后作为咖啡店等场所,为市民提供歇脚聊天的地方,联动未来建成的智慧水公园,促进文旅一体化发展。

亲水平台作为龙江美岸项目的亮点,为市民创造零距离的亲水体验。在项目中段,利用洗米石还原旧时埠头,通过向外延伸2米的平台为市民提供亲水机会。“水位只没过脚踝,小朋友可以在上面嬉戏玩耍。”梅家辉提到,“在边缘处,我们种上芦苇,既美化景观,也起到提醒市民的作用。”

此外,项目基于原来的生态面貌进行美化和提升,将范围内原有的树木尽可能保留下来,并融合到景观设计当中,尽可能地减少对河岸环境的破坏。

协同合力 服务辐射全镇

清岸行动是顺德治水大会战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开路先锋。自顺德全面吹响治水攻坚的冲锋号角后,龙江镇坚持先清岸,后美岸,整理龙江大涌两岸的建筑物、杂物,重塑河岸滨水空间。目前,龙江已完成美岸项目南岸违章建筑的清拆工作,集中整治河岸违法用地、乱搭乱建等现象,拆除违建共24宗,合计占地面积约7900平方米。

在清拆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市民的不理解,“这时候,我们会跟他们在政策法规上进行耐心地沟通,晓之以情。”梅家辉提到,经过耐心劝说,市民也渐渐明白,并支持美岸行动的推进。

“美岸项目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市民。”梅家辉说,龙江城建办为此与设计单位、村委代表、村民代表坐在桌子前,共同商议方案细节。

当最终效果图出来后,项目获得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村民对项目效果图非常满意,赞赏有加。”梅家辉提到,“他们都非常期待建成后的样子。”

龙江大涌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见证了龙江的历史变迁。通过美岸项目,重塑龙江大涌两岸景观,打造自然优美的河岸景观,为市民提供日常休闲的漫步空间。

作为牵引,龙江美岸项目将连接下阶段周边建设的智慧水公园,打造占地约300亩的城市绿地,将服务范围辐射整个龙江镇,连通镇内文旅资源,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接下来,龙江将继续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战略部署,以水为脉开展系列城市重塑工作,为市民打造亲水临水、品味风土人情的秀美生活空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