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校共筑健康网 顺德大良启动“医校融合”工程

新浪广东
关注6月29日,大良街道医校融合试点学校揭牌仪式在西山小学举行。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大良健共体优质医疗资源将“融”入西山小学和梁开初级中学,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深度推进,借力“医校融合”工程,让卫生健康事业再结硕果,共同筑牢守护学生健康的强大屏障。

领导嘉宾为融合试点学校揭牌
大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璐、大良卫健办主任梁志明、大良教育办副主任梁俊、西山小学校长陈志斌、梁开初级中学校长李贤锡、大良健共体党政班子成员等相关领导、嘉宾出席仪式。
立德树人,健康为先。启动“医校融合”工程,是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改革,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全力保护学生健康的重要举措。双方通过“牵手”,不仅将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和学校卫生工作人员技术保障,而且配强、配齐一批卫生健康副校长,派驻服务、共建共享,持续发挥指导员、保障员、宣传员效能,助力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研判、精准管控、应急处置等能力,全力减少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提升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工作水平。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良医院)院长、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辉在致辞中表示,健共体将依托校学校医务室(卫生室),重点做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五大疾病的筛查和干预等工作,健康关口实现有效前移。在搭建“互联网诊室”同时,健共体医疗团队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互联网+医疗”等诊疗服务,若医务室无法处理病情,可到大良健共体医疗机构进行“绿色通道”快速就诊。大良健共体还将探索医校融合“三个一”全专结合服务,即1个学校医务室(卫生室),配置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和1个专科团队,为学校建立健康医疗三级保障体系,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大良西山小学校长陈志斌代表试点学校致辞,他表示,医校融合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将大大改善和提高学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疾病防治等工作。与传统的校医相比,由健共体派出专业医务人员入驻学校,担任兼职健康副校长,纳入健共体一体化管理,前移健康关口,学校得以享受的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健康服务范围和涵盖面,为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增添新的保障。
在大家的见证下,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良医院)院长、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辉,分别与大良西山小学校长陈志斌、梁开初级中学校长李贤锡进行现场签约,并进行了简单且有意义的揭牌仪式,两所学校成为此次医校融合试点学校,标志着大良街道 “医校融合”工程正式启动。

大良医院与西山小学签约

大良医院与梁开中学签约
如今,经过升级改造,西山小学、梁开中学的医务室内部各种功能分区科学、齐全,并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校后勤设施设备配置基本标准指引》,配齐、配足了多种设备、设施。

受派医生为小学生科普健康知识
大良卫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良正加快推进医改、医校融合等重点工作,以西山小学、梁开中学两所学校为试点,希望通过医校融合工程,加强学校医务室(卫生室)的规范建设,加强学校卫生队伍建设,发挥卫生健康副校长的作用,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处理能力。接下来将开展一系列的健康进校园工作,其中包括:健共体依托学校卫生室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强化业务管理和指导培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普遍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等。街道卫健办联同教育办将落实监督管理机制,结合顺德区医校融合工作指标,对学校及健共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大良街道教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先在两个学校试点“医校融合”,在成功经验后,明年可望全面推广。

大良健共体急救团队开展培训
当天,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大良各学校校医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大良健共体急救团队在西山小学开展首场培训活动,重点针对校园急救理论知识、心肺复苏及AED实践操作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培训,提升学校的应急救护能力,促进形成专业医学救援与群众自救互救有机结合的生命救援体系,努力营造“急救知识人人懂、急救知识人人学”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