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行金融科技高峰论坛 大数据、AI技术成热点

新浪财经
关注4月17日,由予信科技主办的主题为“新业态、新金融、新视野”中国投行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在深圳拉开序幕。2019随着科创板的登陆,这个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变革。一个新的业态出现,会有新的金融机构抢占新的市场。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投行的工作底稿、文档进行自动审核,减少编写错误,并进一步穿到透企业的财务、经营关联交易,防范财务造假、提升信披质量。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利器。
“AI在证券行业的应用正在从智能投顾、财富管理延伸到投行业务。” 近日,在券商工作近10年、予信科技创始人彭傲立在深圳的一场投行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上说,投行业务复杂度高,监管要求高、非标准化工作内容多,这一特点导致该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其实,投行业务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是低附加值的重复性劳动,文档、项目管理都是手工处理,低级错误时有发生,予信科技推动技术的力量驱动机器替代人工。
“传统投行的信息建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更多偏向于文档、流程管理。” 招商证券投行平台产品负责人蔡启瑄说,投行的业务性质,决定了流程管理无法解决信息真实、及时、完整等问题。继续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来提升投行业务效率。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内一些券商,开始加大了金融科技手段开发力度,以提升投行业务效率。如招商证券,2018年下半年上线了智能投行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AI辅助作业,提高投行业务效率。此外, 国海证券也与第三方合作,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投行业务改革。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总裁、原国信证券副总裁廖亚滨说,科创板设立后,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全面推广是大势所趋,对投行质量、风险管理等,都提出更高的的要求,而且更强调信息披露,上市之后投行还要履行信披督导义务,除了提升效率,金融科技在这些方面能对投行业务有所促进。
“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对接企业的财务系统,到了披露年报的时候,对于投行、监管来说,这些数据都是透明的,能提高信披质量。”廖亚滨说,财务数据是加工出来的,因此投行甚至可以不信任企业财务系统,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原始资料,通过银行的流水,可以马上分析、跟踪企业的销售、资金、经营情况,对造假风险能起到预防作用。
这也为一些第三方平台带来了机会。彭傲立介绍,除了通过集成查询信息披露数据、工作底稿管理系统能帮助投行人员提升效率以外,在申报材料辅助撰写方面,该公司也在开发智能核查系统,支持对申报材料进行文字、标点符号、数据正确性、数据引用正确性、数据上下文比较、多文本交叉核查等数个维度的核查,大幅降低上述易发、频发的低级书写错误。目前该核查系统已经有数千用户,覆盖证券公司、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数十家。该公司目前正在依托于强大的AI研发实力进行有关风险监测和自动撰写的模块研发,进一步提升投行项目的作业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