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宁路是一条很厉害的路
之前我们有写过恩宁路上的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
我们又发现了恩宁路上的另外一个地方
↓
恩宁路28号
昌华大街

西至昌华横
因是南汉时昌华苑旧址
故名昌华

新街、横街、东街、南街等
都冠以“昌华”两字命名

东起恩宁路
北濒多宝路
西、南与昌华涌为邻
占地4万平方米
街内多为砖木混合结构的民居住宅
这种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
在广州市并不多见

曾有四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征用了该地段兴建商业住宅楼
呼吁抢救昌华大街
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建筑
才使得我们今天还能在
昌华大街看到历史的痕迹

当年历史中的繁华与硝烟
却多了几分惬意的市井气息
多宝南横街
多宝南横2号“思蛤蜊室”

曾经有著名学者陈洵在这里办学
他世居广州西关多宝街
他在多宝南横设“思蛤蜊室”
厅堂题名曰“仍度堂”
原来多宝南横2号早已不在了
2号附近的这个小便民店则开了很多年
多宝南横8号

面积有七百五十平方米
作为荔湾区“儿福会”幼儿园的园舍
1987年投资这座幼儿园仅花费27万元


但房子1949年后被私改
1986年11月他从香港回广州
要求相关部门归还他的房屋
经相关部门查实用了三天时间就将房屋归还了本人
这得益于当年落实的侨房的政策
多宝南横26号

粤系军阀代表陈济棠
为他的妾侍莫秀英所建
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

莫秀英为他生下七男四女
其第十子陈树柏现在是美国圣克拉拉大学教授
1980年他携夫人回国探亲
受到邓小平同志亲自接见
昌华大街
昌华大街14号

昌华大街18号

他一生从商
1949年组织主持
广州市商会临时领导小组
配合中共华南分局的广州解放任务
1951年被错误处理
1978年撤销原判
昌华新街
昌华新街2号“莫公馆”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莫雄
莫雄早年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
追随孙中山先生走上革命道路
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护国战争、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等
是辛亥革命时期赫赫有名的粤军将领
昌华新街3号

源吉林甘和茶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原本位于广东佛山的“三昌颜料店”
后来这房子转卖给宝山饼干铺老板


他当年是第二方面军前进指挥所的主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
第二方面军前进指挥所是第一支开进广州城
接收日军投降的部队
昌华新街23号

刘侯武早年在广州秘密参加同盟会
1913年袁世凯搜捕革命党人
刘侯武出走暹罗
1918年募款回国至上海谒孙中山并呈捐款
1924年又募款18万余元
赞建广州执信学校新校舍
和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陵墓前的蟠龙石柱


1932年5月3日任“广金”舰舰长
1939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
1940年4月6日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
该房子在1950年卖给了林光定
昌华新街16号

陈耀祖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26年后,历任广东省政务委员会委员、代理建设厅厅长、广州市工务局局长、国民政府铁道部代理常务次长、财务司司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等职

陈耀祖于1938年底
跟随汪精卫、陈璧君叛国投敌
1944年4月4日
陈耀祖在广州市文德路被国民党军统特工暗杀身死
终年52岁


演绎过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
也因为这些往事
使得这条街与众不同
在斑驳的墙面上是时间走过的印记

为每日煲汤
日常晒着木棉花
再沉重的历史
也被无数个春天里的木棉花
消解在悄无声息的时间里

文字改编及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中心
参考资料:广州旧闻(ID: gzjiuwen)、《多宝街志》、《昌华街志》、《广州日报》、《英德文史资料》第8辑、《新广州概览—甲等建筑师》、《广州党史研究》1988年第二期、《老外交家王炳南》、《南大工程1937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篇》第二册、《广州华侨人文景观》、《广州大计政》1936年第一期、《中山大学二十三年度职教员录》、《百度百科》等。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体育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