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甜三华李 开胃一“夏”

2018-06-01 12:16: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0
信宜钱排三华李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陈子楷、何权辉摄信宜钱排三华李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陈子楷、何权辉摄
信宜钱排三华李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陈子楷、何权辉摄信宜钱排三华李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陈子楷、何权辉摄

  又到一年李子成熟时。每年的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正是三华李成熟上市时节。省内比较知名的三华李产地包括信宜钱排和河源连平内莞径。

  不少中医理论认为,三华李可养肝益肝,亦可健胃消渴、去暑解热。时下天气酷热,吃三华李很适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曾焕阳 通讯员陈子楷、何权辉

  信宜三华李:

  外裹“银粉”如美人面容

  被誉为“中国三华李第一镇”的信宜市钱排镇今年三华李已大量成熟上市,目前日销售量超过1000吨。

  在该镇大诺村三华李标准化生产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三华李树果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钱排三华李是上世纪70年代从外地引进种植的,属落叶乔木,冬春开花(立春前后),夏季果熟,产期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持续两个月,宜高寒地区种植。由于钱排镇地势高寒,具有春暖迟、秋冷早、霜冻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特别适合三华李生长。

  由于自然气候独特,钱排三华李与其他地方同类产品相比,外观有一最标志性的特征,那就是其成熟果实表皮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银粉”。这层粉具有天然的保鲜作用,好像美人面容般一样美丽细润,后来该镇注册“银妃”商标也因此而得名。

  此外,由于经过长期的优质培育和科学管理,钱排镇盛产的“银妃”三华李果形硕大,色泽红润亮丽,而且果大核小、酸甜适中、口感脆爽,果品质量与原产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誉为“李中之王”,并入选 “岭南十大佳果”,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

  连平三华李:

  清甜爽脆果大有蜜味

  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警雄村内莞径的三华李,近年因其清甜爽脆、果大有蜜味而远销珠三角地区。

  据当地果农介绍,该村依靠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共种植有2万多亩内莞径三华李。因为入口爽脆,甜而不酸,“内莞径三华李”成为连平县远近闻名的一个特色水果品牌。

  内莞径三华李红皮红肉,色质艳丽,个大肉厚,肉质爽脆,气味芳香,果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核黄素等,其营养价值高,既是鲜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

  内莞径三华李可生食、煲汤、制果脯,亦可制成罐头,食之酸甜适中,爽脆无渣,特别适合孕妇、孩童食用。

  内莞径三华李的吃法有多种多样,除了洗净直接食用,还可以做成果酱,蘸面包、沙拉吃都可以。

  除了连平县元善镇内莞径三华李之外,该县上坪、内莞以及紫金县龙窝、南岭等地也是采摘三华李的好去处。

  蕉叶糍:

  翠绿“小手掌” 寄托美好祝福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北江、武江、浈江在韶关纵横交汇,延伸出粗粗细细如同掌纹般绵延四野的河网。尽管山多地少,但有赖于充足的水源和江河所冲刷积淀而成的肥沃土地,韶关所产的大米、糯米含油量高,品质佳。

  源于江西仙人岭,蜿蜒百里绕丹霞山向南汇入浈江的锦江河畔,初夏时节村民的餐桌上常可见一只只翠绿的“小巴掌”——蕉叶糍。顾名思义,就是用新鲜的蕉叶所裹着的糍粑。在客家话中,它的发音和“招子叶糍”很相似,因此古时被人赋予“招财招子”的祈福意义,成为传统节日或是喜事中不可或缺的小吃之一。

  要做这道特色小吃,首先要有上好的新鲜蕉叶,这对于丹霞山下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在田间地头采回新鲜蕉叶,剪成类似于杂志大小后洗净、用沸水烫软、沥干。再把上好的糯米磨成细细的粉状后,先加少量热水搅匀备用。

  紧接着要登场的便是另一道客家风味小吃酸芋荷,这是用香芋或是魔芋的梗腌制而成的一道酸菜。把酸芋荷切段后与糯米粉团和在一起,揉成光滑的团子,用刀切成小方块。最后用蕉叶包起来上蒸笼蒸熟即可。

  撕开一块热气腾腾的蕉叶糍,只见泛起一层米油的糍粑晶莹欲滴,犹如一块“玉石”。入口光滑细腻、弹性十足,同时一股蕉叶的清香喷涌而出,加上酸脆的芋荷梗,让人胃口大开。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