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春楼记忆」连载之四 革命乐章(下)

2018-09-20 11:32:42 新浪广东

0

  《谢逸桥——一个家国情怀的文化符号》连载之四

中国(松口)移民纪念广场中国(松口)移民纪念广场

  编者识:松口的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矗立江畔,面朝梅江的风光秀美。如今人们不免要追问来处,客侨移民史也像一部印度洋漂流历险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一处设立于中国内地的移民纪念项目为何选址松口?她不仅是客家人的原乡,还属于世界客家人移民迁徙流传的文化乡愁。客家人的血脉早已融进印度洋历史和文化与之共生,在海丝文化史册中熠熠生辉。

   作为客家华侨的代表人物,谢益卿、谢梦池热爱自己的祖国。海外谋生创业的经历使他们对祖国危急的命运和进行根本改造的迫切有着痛切的感受。

  他们仰慕共和,理解救国必须革命;国兴,才有家旺。这是谢氏家族从切身经历中的感悟和得出的结论。因此,不惜倾其所有,挥金为革命

  04

  

  第二章 革命乐章

  (下)

  四是办学,培养革命人才。谢逸桥在松口先后创办松口师范传习所、松口公学和松口体育传习所等新式学校,为民主革命培养大批干部和师资。其中,松口体育传习所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此校以体育为名,实为革命军事人才培养基地。

  松口体育传习所虽然只办了一期,且只有短短八个月时间,学员180人,该校师资由留日学生、武林高手和陆军学校毕业生担任,此时聚集了温靖侯、姚雨平、张醁山、张谷山、肖惠长、丘哲、古直等一批优秀师生。谢逸桥既是学校负责人,又是教员。从影响和贡献看:

  传习所全体教职员和学员都是同盟会会员。通过该校教员和学员发展加入同盟会的同志数以千计。

  在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的饶辅廷、周增、林修明、张学龄等人均为松口体育会会员。

  与此同时,松口体育传习所为云南河口起义输送了一批教官。并在1908年,由谢逸桥在南洋一手筹划安置了一批云南起义失败流亡的革命同志。

  传习所学员毕业返回原乡后,又复制松口模式,以办新学为掩护,大力进行革命宣传。联络会党,发展同盟会势力,使革命星火蔚成燎原之势。

  五是捐资、募集革命经费。这是谢逸桥和谢氏兄弟最值得大书一笔的历史功绩。

  谢逸桥在岭东的革命活动,从办报、办学到组织武装起义,其经费主要来自谢氏家族的赞助和谢氏兄弟的募集。同时,谢氏兄弟通过其优越的家族背景、海外声望和个人能力,为革命捐资和募集了大量经费。可以说,没有谢氏兄弟从旁助力,孙中山很多革命计划都无从实施。以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为例,当时,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的庇能会议,面对巨额起义经费,大家一筹莫展,特别是黄兴汪精卫出去筹款空手而归,更令大家垂头丧气。

庇能会议群像庇能会议群像

  孙中山在会上慷慨激昂至于哽咽,海外同志捐钱,国内同志捐命。孙中山说着说着,声泪俱下,说,我一再向海外的同志要钱,但是到了现在又来向你们要钱,就这一次吧!如果下次再失败,我就永不来见你们……

  这时,又是谢氏兄弟毅然承担捐款募款重任,亲赴南洋荷属、英属各埠把筹款任务落实到南洋各地同盟会、华侨书报社的积极分子身上,大力宣传发动华侨支持革命,这其中,松口、梅县旅居南洋的客家华侨都响应谢氏兄弟号召慷慨解囊。经谢逸桥、谢良牧的多方奔走,短短数日,巨额起义资金汇入起义指挥部账户,使这场撼动清廷、震惊中外的起义得以举行。

  这里不能不提谢氏家族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一位是谢逸桥的祖父谢益卿,一位是伯父谢梦池。谢益卿当年赤手空拳离开家乡到南洋谋生,几十年的奋斗变成富甲一方的锡王。人称谢百万,因他的影响和贡献,清廷册封他为三品荣禄。

谢荣光(春生、梦池)像谢荣光(春生、梦池)像

  谢梦池继承父业,发扬光大,成为南洋巨商、侨领,驻马来西亚槟榔屿领事。两位长者对孙辈投身革命的行为,从宽厚理解到鼎力支持,根本原因在哪里?

  作为客家华侨的代表人物,谢益卿、谢梦池热爱自己的祖国。海外谋生创业的经历使他们对祖国危急的命运和进行根本改造的迫切有着痛切的感受。他们仰慕共和,理解救国必须革命;国兴,才有家旺。这是谢氏家族从切身经历中的感悟和得出的结论。因此,不惜倾其所有,挥金为革命

  东南亚有研究者甚至称谢梦池是孙中山革命的海外提款机。谢家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寓所,当年是同盟会南洋支部的所在地,它是革命党人在海外的联络地,孙中山在南洋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谢家召开。

  谢氏家族为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到底倾献了多少家财?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历史的全貌,有两个细节可让人略见端倪:

  其一,当年富甲一方的南洋巨商谢氏家族,到1910年广州起义前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的庇能会议,孙中山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筹措起义资金。谢梦池面对谢逸桥、谢良牧的求助,把自己居住的马来西亚最大豪宅卖给了胡文虎,所得款项大多用于支持革命。

  其二,1926年谢逸桥去世,他唯一的血缘儿子谢泰基一家一子四女,已经落入清贫。谢逸桥唯一的嫡亲孙子谢礼澄,一生在家乡教书,尽管品学俱佳,始终忍辱负重,默默无闻。谢礼澄育有三子一女,这是谢逸桥血缘第四代,他们都毋忘祖先精神,安贫乐道。

谢逸桥之孙谢礼澄 青年留影谢逸桥之孙谢礼澄 青年留影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