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发现之旅 探寻粤东山林古道足迹

2018-09-04 11:41:15 新浪广东

0

  8月31日,由广东省旅游局和省住建厅联合主办、省规划营销协会承办的,为期10天的南粤古驿道旅游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广东旅游业界的百余名代表组成的专家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了11条重点古驿道线路,为修复利用南粤古驿道、大力助推乡村振兴提出重要意见。据悉,18个古驿道精华段的修复和旅游基建工作将在国庆前完成,为打造乡村游精品线路、迎接国庆旅游黄金周做好准备。

重走来时路,探访千年文明史

  重走来时路,探访千年文明史 

  南粤古驿道,是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这些纵横交错的古道内连中原,外接南洋,形成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经络,见证了千百年来古村落的兴衰变迁和多种文化的交汇融合。不仅如此,南粤古驿道还流淌着强大的红色基因,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走在古老的石道上,仿佛还能看到负重前行的马帮,听见风中传来红军豪情满怀的呐喊。

  然而,随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熟,这一条条深藏山野的古文明遗产,却逐渐被岁月掩埋在黄土之中。如今,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对于提升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展示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实现“精准扶贫”,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活动中,记者跟随调研组前往了梅州、潮州,重走红军路,探寻南粤古驿道的千年古韵。

兴宁古驿道——十三都远行不极,十二岭高无尽头

  兴宁古驿道——十三都远行不极,十二岭高无尽头

  据惠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兴宁始设北部驿路,路线从兴城出发,经百余里通江西赣州。兴宁古驿道精华段位于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是一条全长7.6公里的步行环线。其中,长约1.9公里的十二肩岭古道是域内现存的古驿道本体。这是一条位于潭坑铺与罗冈铺之间的翻山小道,相传,这是兴宁客家人挑盐、担货上江西的必经之路。古代挑夫担货经过此山岭,需要歇肩十二次,故此岭得名十二肩岭。十二肩岭相对高差约70米,古驿道全部由不规则山石铺筑。

  十二肩岭古驿道近山一侧,原建有茶亭一座,伙店数间,为过往客旅挑夫提供休憩乃至餐饮、住宿服务。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地下交通员还以开设伙店为掩护,建立起革命联络据点,为苏区革命队伍传递情报、输送人员物资。这些古老的茶亭、伙店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并进行精心修复,现仍清晰可见早起三合土夯筑的墙基。

  未来兴宁古驿道将为游客提供3条特色徒步线路和4条特色骑行线路,或将打造成为周末休闲度假、漫步乡野的乡村旅游胜地。

  平远八尺古驿道——古朴典雅,绿野仙踪

  八尺镇梅州岃古驿道起点为八尺镇进士广场,终至八尺塘心桥,其中精华线路8.3公里,包括八尺梅州岃古道(2.32公里)、雪峰庵古道(0.83公里)、高塘寨古道(2.45公里)三段古道。古道本体线主要为山地型古道,藏匿于重峦叠嶂之间,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八尺古驿道显得生机勃勃,远处梯田蔓延,四周碧水山青。行于山间小道,便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三千烦恼全都消散在了云烟之中。

  不仅如此,八尺镇还烙印着深刻的红色记忆,在毛泽东《寻乌调查》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平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最前沿阵地,红四军曾三进平远,其中两次到八尺。如今,泛黄的古墙标语依旧向世人展示着熠熠生辉的红军精神。

  阴那山古驿道——禅意绵绵,宁静悠远 

  阴那山古驿道本体段位于灵光寺景区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邻省级自然保护区。精华段全长6.94km,其中驿道本体2.54km,驿道连接线4.4km,利用原县道X021和灵光寺旅游区内部机动车道划线改造,全线采用柏油铺面。阴那山是粤东第一名山,环阴那山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且建设成熟,餐饮、住宿、公厕、摆渡车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同时,三叉型连接线把周边各个景点串连起来,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

  景区内古树盘根错节,缠绵千年。曲径通幽处,泥土的清香钻进每一个毛孔,风中的禅音悠远绵长。沿着古道爬到山上,还能看见不远处的一座水墨色的古老村落,书写着千万都市人苦寻的一隅宁静。

  潮州饶平西片古道、麒麟岭古道——重走革命路,追寻红色记忆

  西片古驿道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饶平县上饶镇西片村西岩第一山风景区,是历史上通往大埔县、梅州赣州等地盐粮、邮驿商贸的重要之道。驿道全长9公里,路基宽约1.5米,以长、险、直、奇、秀闻名。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着部分起义军途经此道至茂芝,在全德学校召开了著名的“茂芝会议”。没有茂芝会议,就没有井冈山会师,可见,茂芝会议在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遵义会议。西片古驿道附近的茂芝会议旧址及纪念馆也已对游客开放,现亦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麒麟岭古道建于明代,全长约1.5公里,共3000余石阶,因山体形似“麒麟吐火、鲤鱼上天”而得名。麒麟岭古道虽历经风雨沧桑,却至今保存完好,还见证了朱德部队“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英勇身影。1927年10月7日下午,朱德率领部队离开饶平,送别的革命群众,守在麒麟岭古道口寸步不离,直到部队渐行渐远,消失在山林中。如今,古驿道入口处的壁画生动还原了送别时的情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战火纷飞的当年。

  大埔三河坝余里古道——疮痍虽愈,不忘国殇

  大埔县古驿道精华段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全长5.01公里。一百年前,大埔余里古道也曾炮火连天,惨烈的三河坝战役成为党史上至关重要的一笔,起义军在三河坝地区虽停留时间不长,却埋下了红色的种子。

  如今,余里古驿道风景秀美,生机盎然,清风与树林窃窃私语,古亭和青山交相辉映,硝云弹雨早已销声匿迹。但屹立在侧的三河坝战役纪念碑和残破遗存的战地医院却也始终在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守护初心。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