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湛江

方便食品行业价值链提升 速冻食品步入瓶颈期

新华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作为食品行业中的一个新生行业,方便食品如何在创新与变革中谋发展,为业内所关注。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胡可璐)作为食品行业中的一个新生行业,方便食品如何在创新与变革中谋发展,为业内所关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于9月15-16日在京召开。会议以“创新与变革”为主题,来自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企业和科技界人士共议方便食品的健康转型和行业价值链的提升。

方便食品行业走出低谷 消费升级促行业价值链提升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志忍在致辞中表示,作为食品工业中的朝阳产业,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和消费需求,方便食品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方便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方便食品行业面临着原料安全、生产动力、产业附加值、标准体系建设等问题。

2017年是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形成产业规模后的第25年,也是这个行业在历经5年连续下跌后,筑底回升的关键节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以方便面、冷冻调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三个重要行业为主体,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已拥有1802个规模以上企业,3915.1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5.55%,低于全国食品工业增速近一个百分点。进入2017年,行业呈整体回暖趋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从2011年至2016年,方便食品规模企业总数增加80.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3.64%,但利润收入仅增长30.28%,显示出方便食品行业竞争的激烈度。她认为,健康需求带来消费升级,也推动方便食品品质和价值的双重提升。尽管网络餐饮对原有传统方便食品市场形成冲击,但电商同样给方便食品带来了新的成长与竞争平台。在线上线下双引擎拉动下,2017年第二季度方便食品整体增幅创下新高。

孟素荷表示,中国的食品市场,正处于充满活力与变数的震荡中,而且是从理念、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物流渠道、销售方式“共振”的调整期。多重因素使中国食品市场仍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但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加速了市场的细分,使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更具个性,同时,对品质的追求又前所未有地趋向一致。“上述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的背景和节奏,也必然波及到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孟素荷说。

方便面向健康化、精品化提升

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主要方便面生产企业产量达362.4亿包,与上年的362.5亿包持平。销售额511.69亿元,较上年的490.91亿元同比增长4%。

孟素荷认为,方便面行业在有舍有得中,牵引行业加速转型,有效实现了行业价值链的提升。领军企业康师傅已逐步走出“阵痛期”,在持续聚集经典产品、巩固优势的同时,大胆创新,实现触底反弹。2017年上半年方便面收入102.72亿,净利润增长33.54%。统一、今麦郎、白象、日清等业绩整体稳定,方便面行业的“江山依旧”。

创新使方便食品行业价格回归,整体价值提升,全行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健康化不断成长。此外,“产品创新、消费升级、调整价格,三大因素拉升2016—2017年方便面行业止跌回暖,实现了产业链的价值提升。”孟素荷认为,中国方便面企业目前正进入重要的战略调整期,无论是统一的“弃低而专高”,克明收购五谷道场,均显示了行业面对市场变化的顺势而为。前期康师傅股价下跌,近期统一利润下滑,都是企业战略调整“阵痛期”必然经历的过程,无需大惊小怪。

专家一致认为,展望方便面未来5年,中国方便面的发展,其总量不再会有大的增长,但价值会有较大提升。随着行业产品向精致化、多元化两个方面的延展,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

速冻食品步入瓶颈期 挂面行业产能扩张

速冻食品行业正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速冻食品486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566.05万吨的产量和981.4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6.96%和15.2%。而利润总额61.08亿元,15.7%的增长,使行业明显回暖。

从2016年速冻食品全品类市场占有率来看,三全、湾仔、思念三家企业占市场总销售额的64.4%。从2014-2016年速冻食品全品类市场占有率分析来看,传统米面食品多年未现大的、单品10亿元以上的创新产品,整体上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稳步发展,但利润率下跌。

孟素荷认为,速冻面米制品的行业结构已10余年未变,在总量未增的背景下,自我变革的力量明显不足。2017年,正大、中鹤等外来者的进入,避开了水饺、汤圆类“煮食”的红海,集中在包子、蒸饺、馒头、花卷等“蒸食”上发力并有不俗表现。因此,外来者的进入有益于激活行业竞争。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的统计,2016年,挂面行业以600万吨的产量及12%以上的增速,持续推进总量的上升,但产能扩张的节奏在24家主要企业中放缓。初步计算,全国挂面企业总数已从2015年初的2000余家减少了55%以上,至850-900余家。

“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尚不具备形成垄断的条件。”孟素荷分析指出,挂面行业由于进入门坎低,产品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不易区分,故难以形成不同品牌间产品的明显区隔,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行业垄断。与方便面康师傅一家占总量的36%不同,挂面前五名企业产量仅占总量的28%,前十名企业仅占37%,处于充分竞争期,行业的集中度仍待提升。

孟素荷分析2017年中国挂面的三个主攻目标为:一是提升规模效益,二是培育企业的品牌价值,三是加速对生鲜面市场的进入。她指出,中国市场的“大水养大鱼”是行业快速成长的土壤,而将挂面向“中国面条”这一更具传统与容量的领域延伸,将会形成更大的成长空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