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中山

中山与广州之间互联互通已成为两市共同愿望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珠江新城到中山市中心城区半小时可达,中山可乘地铁直达白云机场……广州与中山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两市的共同愿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知锋、于涛

珠江新城到中山市中心城区半小时可达,中山可乘地铁直达白云机场……广州与中山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两市的共同愿望。承载着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全省定位的中山市,将在与广州省会城市的互联互通当中进一步凸显自身价值。记者观察发现,两地之间民间互通呼声越来越高,高层之间的互动愈加密切。

  民间互通声音愈加高涨

马先生家在中山市小榄镇,但他的工作地点在广州市海珠区洛溪桥脚的一家大型国企,每天往返于广州与中山之间。早上7时28分,马先生乘坐从小榄到广州南站的首班车,半小时后他从广州南站乘坐地铁,到达南洲站,8时30分前,他已准时出现在车间,安排近百人一天的生产工作,下午4时30分下班后,则逆向而行,晚上7时准时在小榄的家里吃晚饭,数年来,他攒下的动车车票已近两千张。

像马先生这样每天奔波于广州、中山两地的上班族不在少数。今年1月,连接广州南沙区与中山民众镇的洪奇沥大桥受损,记者前往采访时发现,从早晨7时开始,有大量市民需要通过这座桥下班回家或者到对岸上班。对于这些市民来说,他们每天只是通过这座连接两地的桥而已,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穿梭于两个城市间。

“广州与中山两地陆地相连,我希望两地能够尽快像广佛那样一体化。”马先生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能从家门口直达公司门口,不用像现在需要转三次车。

高层之间互动日益密切

穿梭于广州、中山两地的市民或许不用多久,就能享受更加便利的互联互通措施了。记者注意到,广州、中山两地高层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密切。

今年9月29日,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受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委托,带队调研中山,并举行了高规格的“广州中山互联互通、发挥枢纽服务优势”对接交流会。10月19日下午,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广州市副市长、秘书长叶牛平率队到访中山,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会见了广州代表团,两市将尽快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地加速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陈志英表示,广州中山深化合作对深化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意义重大。之前两市已开展了大量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接下来继续强化合作、推动两地经济社会紧密融合。

陈旭东认为,广州、中山两市同处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毗邻,经济互补,人文相亲,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也是两地人民的热切期盼,希望两市进一步密切交流,加强沟通,努力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

目前广州中山两市已经明确:一是尽快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地在重大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对接与合作。二是推动交通先行,加快构建全面互联互通交通格局。努力推进南中高速、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实现合作共赢。尽快搭建多层级的统筹协调平台,加强沟通互访,提高沟通交流效率。

两市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

陈旭东认为,广州、中山两市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山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视野和格局,加强与广州等周边发展高地的融合发展。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广中江高速公路、广中珠澳城际、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的对接,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山将主动学习借鉴南沙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是加强产业项目合作对接。当前中山正在推动组团式发展,其中东北组团将重点接受广州高端产业辐射带动。希望广州企业家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实现共赢发展。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广州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经验在全国领先,中山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希望中山与广州一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珠三角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圈。 

  相关链接:四大举措促两地互联互通

焦兰生认为广州与中山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重点做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打造高速路网,沟通东西两岸。中山将全力配合推进深茂铁路的前期工作,着力把中山站打造成为集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公路交通在内的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与广州共同推动南中高速、东部外环高速、广中江高速3条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二是谋划城际轨道,加速互联互通。尽快推动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项目,实现两市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共同争取省对广中澳高铁项目的支持,推动项目尽快纳入规划。三是发展港口航运,强化水上联系。目前中山已与广州、佛山联手,共建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借此推动中山港区建设。希望两市共同推进龙横水道整治工程,使其满足重载内河驳船的通行需求。四是打通跨界道路,织密两市路网。希望两市共同推进民众快线的快速化改造工程,同时加快规划建设三角快线、民朗大道、福泽大道、裕围大道4条跨界道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