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中山

古镇镇古一村苏氏祖训典故挂祠堂 人才辈出成佳话

摘要: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而如今苏姓发展为大姓,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广东省苏姓人数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而如今苏姓发展为大姓,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广东省苏姓人数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苏氏在中山最早聚集繁衍的地方是古镇镇古一村。南宋灭亡后,苏轼的第九代子孙苏景由和苏景瞻为逃避元朝派人追杀,隐姓埋名居于新会。其后人苏乐庵做生意经过古镇,看中此处,搬迁至此。

忠义团结  爱国爱乡

古一村津边里巍然屹立着苏氏大宗祠。苏氏大宗祠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坐西向东,三进三间,建筑占地面积667平方米。祠堂正门悬挂“祖德源流千载远,武功世泽万年长”对联。进入祠堂,首先看到一块苏武牧羊、苏秦议政的木刻屏风,集中展现苏氏族人的祖训遗风。在祖祠中堂的石柱上,刻着“笃崇礼义源流远,堂严正气绍达长”,这体现出苏氏忠义团结、爱国爱乡的精神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苏氏大宗祠曾是抗日队伍的秘密据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古镇升起第一面红旗的地方。苏氏一族英雄辈出,其中古一村苏松柏、苏伟棠尤为突出。特别是苏松柏,于1939年入党,次年在中共古镇党组织成立后任代理支部书记,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救护担架队并担任队长。1946年任“忠义堂舞狮会”的教头。“忠义堂舞狮会”在苏家祠成立,主要活动也多在苏家祠。当时1000多人的村子,半数年轻人在苏松柏等人的号召下,参加舞狮会,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员。他们注重团结,期间还号召邻村暂时放下姓氏间的争端,为当地抗日救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做的地下工作,除了掩护好抗日官兵,还有许多宣传,例如派发宣传语和小册子,为后来抗战胜利、解放古镇打下了舆论基础。

2016年的古一村村貌

苏氏后人 造就飞人

说到古一村苏氏,不得不提“亚洲飞人”苏炳添。苏炳添3次打破100米田径比赛全国纪录,是60米田径比赛亚洲纪录保持者,也是首位闯入室内世锦赛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和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100米决赛的亚洲人。他不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也在世界田径比赛上,证明了黄种人的实力。他诸项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苏氏一族优良家风家训的熏陶。

苏炳添(图源网络)

爱国爱乡的家风早已根植于苏炳添的内心,与先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样,他刻苦训练,为国争光。苏氏的先辈以及后辈,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忠义团结、爱国爱乡的优良家风。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