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中心将设VR科技馆 已有3个互动VR体验

羊城晚报金羊网
关注VR已经走进科普和教育领域,并且在改变着科普、教育的形态。23日,广州虚拟现实与科普教育应用高峰论坛在2018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展馆举行,吸引了近500人参会,本次论坛以虚拟现实在科普教育应用中的详细案例和技术点结合作为主题。
用VR来构建科普新体验

广东科学中心党委副书记、广州科普联盟秘书长朱毅才研究员分享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场馆的应用,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邓跃辉队长分享了传统消防安全基地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广州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心、青少年中心与卓远等举办了专场的虚拟现实科普大篷车交流会等,影动力文化与平安广州举办专场VR消防等多场具体应用行业专家的分享,将对整个虚拟现实在行业应用的产品开发和具体需求进一步明朗。
朱才毅介绍说,广东科学中心一直在尝试用新的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验。从2016年开始,广东科学中心就开始着手策划VR科技馆,如今已经实现了一比一的真实还原广东科学中心,同时还囊括了教育主题、内容和环境,并且还有三个绝佳的互动VR体验。
科普大篷车与VR相结合

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何晋则认为,VR与学习相结合的话,学习效果会更好,具备360度的呈现能力,让人们可以感同身受,而且可以在这个虚拟场景里面进行实时互动。VR跟教育结合,实现了主动式体验、寓教于乐、安全、省钱的等等优势。VR教育的特点是重内容轻外部,不仅节约成本,还可以无限更新内容,维护成本极低。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科普大篷车”项目也已经采用了VR技术,在实现流动式科普的同时,VR让科普的实用性和利用率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目前,科普大篷车可以达到10人及10人以上的同时体验。同时科普项目都是产品化的方案,每套设备下面都具备了移动的功能,可以直接固定在车上进行科普活动,也可以从车上拉下来,实现自由的组合。
VR在职业技能训练中有诸多优势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查燕南介绍说,VR在职业技能训练中有着诸多优势,职业技能训练面临成本高、占地多、投资高回报低等问题,比如说汽车专业,电焊、数控,每一台设备都要几百万,但是如果采用VR形式进行培训则只需要一台电脑。同时,显示教学不仅效率低,而且还面临着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而采用VR设备后 ,可以同时让三四十名学生同时开展学习,更规避了污染以及场地不足等问题。
广州思创之间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谭越则认为,传统教育是教与学,也就是它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从属的关系。未来教育应该可以这样说,是“玩中学”,未来的教育是要关注孩子,把他们作为主体,而不是一个从属,不是被教师支配的一个对象。今天的VR、AR、MR是将来必备的教育内容传统的方式以及有效的途径,通过游戏化结构,让学生在游戏过程得到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式,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