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市

砥砺奋进奏发展华章 曲江区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路宽了,到市中心更方便了,去工业园也不再颠簸。”

“城市漂亮了,干净整洁,逛的地方、吃的东西都多了,很多住在浈江、武江的朋友都到马坝吃夜宵呢!”

“政府推广得好,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我们这旅游,农村的东西卖得更好了,收入也提高啦!”

……

走进曲江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随机采访老百姓 “这五年来的变化和感受”。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却无一不透露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

他们说: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建设“好日子”的人正是曲江区各级党委组织和政府部门。

曲江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加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困难和挑战,曲江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不忘初心、一路前进,开创了曲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数据看台:

2016年,预计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0%(对比2011年,下同);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1%;三产结构比由2011年的10.2:61.8:28.0优化调整为2016年的12.4:49.0:38.6。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1年的51家增加到2016年的68家。2016年,预计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56.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3%。2016年,预计园区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1%;预计工业增加值超2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4.9%。五年全区共签订投资合同141宗,合同投资金额170.7亿元。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4家,家庭农场70家,农业龙头企业4家,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申报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2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农业品牌建设得到加强。2016年,预计全区完成农业增加值16.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4.3%。

五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98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0.1亿元。交通运输、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平稳发展。2016年,预计全区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2.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3%。

森林覆盖率达到74.9%,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质量全面达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曲江区工业、农业、旅游业携手同行,推动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工业强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曲江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宝钢韶钢、大宝山、韶电等驻区中省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做强做优;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全区有6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电子等园区产业,重点培育食品饮料、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

曲江区委书记高冬瑞告诉记者,五年来,该区始终将重点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最主要抓手,不断创新完善项目管理和推进机制,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五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50宗,完成投资524亿元,全区加快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这背后,曲江举全区之力推进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和曲江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功不可没。如今,装备园被纳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建设,升级为市级园区;曲江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娃哈哈、金光集团、天通制药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开发区,万宝电器、诚一金属材料、温州紧固件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装备园。

与此同时,依托“大南华”、“大马坝”、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大唐花海等旅游资源,曲江区大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禅宗六祖文化节、罗坑茶文化节等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乡村游发展迅速。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撤县设区十余年,曲江人民最大的心愿是能与浈江曲江真正享受同样待遇,但交通和区域的制约一直难以实现真正的融合。但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一愿望正在慢慢实现。

过去五年,曲江区制定了“135”城镇发展体系,稳步推进城区扩容提质。

城区面积拓展至18.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至16.7万,城镇化率达到57.1%。高标准谋划曲江新城,规划启动曲江大道、新白线和莲花大道等连接主城区的道路建设,实施府前中路、上门村等一批旧城改造工程,推进源河鸿景、凯旋城、玥珑山等城市建设项目。

此外,截至今年,省道248线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环城路、狮岩路等一批城市道路修扩建工程基本完工,江畔桥建成通车,韶关汽车客运南站、马鞍山绿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相继完成。

乡镇方面的建设同样不遗余力。目前,曲江区已完成九个镇的总规编制,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加快;区、镇建成一批健身广场、客运站、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大清洁·乡村美”扎实开展,镇村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扩容提质的实现为民生福祉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先看一个数字:2016年,曲江区民生支出达16.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2.7%。

这些钱用于新建九龄小学、余靖小学、罗坑民族幼儿园等学校,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用于新建区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开设启德医院和城西中医综合门诊部,有效整合区级医疗卫生资源。

“学校好了,医院好了,我们老百姓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说这句话的时候,居民黄先生的脸上笑意盈盈。

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曲江区启动卫生强区创建工作,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

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在两轮扶贫工作之后,曲江区又启动了精准扶贫,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