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入住一月!江门诚邀全球“无界创客”来创作!

政府网站
关注“不管是传统作家还是网文大神,到了都是自家人;不管来打卡还是常驻,这里永远为你留盏灯!”
5月9日,“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启动暨广东网络文学(江门塘口)青创孵化中心共建签约仪式在江门开平塘口镇举行,诚邀全球作家、微短剧创作团队等以“无界创客”身份汇聚江门绽放灵感。签约仪式上,省网络作家协会、江门市委宣传部、塘口镇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并发布“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方案及政策要点,标志着“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启动、“广东网络文学(江门塘口)青创孵化中心”正式落地。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松延,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以及知名网络作家代表等共同出席活动。

江门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启动仪式
据介绍,为吸引“无界创客”到江门旅居创作,江门给出了扎扎实实的支持: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凭会员证,可免费游览国家5A级景区“自力村开平碉楼与村落”。到塘口驻扎创作的网络作家,登记预约后,可使用塘口镇人才公寓,长租每月租金100元;入住塘口镇文学创作协议民宿可享8.5折优惠。对网络作家不设硬性扎根要求,只求旅居创作,力求文学灵感在流动中绽放。塘口镇还公布专线号码:0750-2672918,将竭诚为广大“无界创客”提供贴心服务。
“我们还将陆续出台文化交流、创作扶持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建设吸纳更多‘无界创客’的‘IE公社’,积极打造‘数字文化小镇’。”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欢迎每一位创作者在此短暂停驻或长期栖居,用文字记录侨乡故事。

塘口无名营造社青年建筑设计工作室
江门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新大众文学发展繁荣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这些年来,坚持以人民底色铸就时代精品,用多元文艺创作展现侨乡魅力,在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等多个领域结出硕果。例如,将艺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推出“艺术党课”,成为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持续推动舞剧《侨批·家国》等18部戏剧创作,形成令人瞩目的“江门戏剧现象”。
在倡导素人写作、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江门为什么选择网络文学为突破口?为什么选择塘口打造网络文学“理想国”?
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文学是这个时代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之一,是新大众文艺的重要形式。尤其在数字时代,流量意味着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文艺作品通往大众的桥,江门敏锐把握这一趋势,大力推动网络文学发展”。
自2021年成立江门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以来,会员增长120%,涌现一批知名作家,会员共出版的多部作品点击量破亿;2023年11月,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首个基地落地江门,更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网络文学、微短剧的持续火爆,我们愈发渴望看到更多的网络文学、微短剧等,借助海外侨胞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形成同频共振的文化辐射力,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故事、湾区故事、侨都故事。
开平塘口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江门市和省网络作家协会选择塘口镇作为侨乡新大众文艺社、青创孵化中心所在地,是因为塘口有很好的基础,塘口墟镇的典型特点就是“先锋小镇”“数字文化小镇”,拥有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等,从原来的9户人家,发展到2000多人,大部分是旅居的青年“无界创客”;同时塘口地处乡村游,有静谧的创作环境,又有丰富的场景素材、保姆式服务的优待政策,为“素人写作”打造了一个低成本试错、高效益产出的创新生态系统。

塘口墟夜色
专家作家纷纷点赞:江门此举很有创意诚意
“新大众文艺本身面对的(群体)是大众,尤其是现在的青年。以网络作为切入口,如何赢得青年人如何能够创作出更多青年人喜欢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切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的过程,同时能够借由这种文化载体)和青年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门这里非常有诚意,成立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出台了“网络作家创作一百元住一个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能够让作家们旅居在这里,有地方住,有人关心,也有很好的写作转化的通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创举。”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会长于爱成表示,江门成立“侨乡新大众文艺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创举,同时,景区免费开放、共享创作空间等政策,感受到了江门对网络文学作家的热情欢迎,相信能很好服务和支撑作家们进驻创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也看到,这些年来,江门在文艺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依托侨乡文化资源构建“以侨为桥”的文化再生产体系,已经初具形态,新大众文艺、网络文学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在江门联结,有无限想象空间,更有望成为下一个亮点。

来自天津、上海、湖南、新疆、广东等地网络作家在江门开平考察创作环境
新疆作家协会分会理事,塘口镇首批进驻作家艾力塔姆尔·排尔哈提(历史系之狼)表示,塘口的创作环境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创作氛围非常好,自己非常喜欢,决定以后经常待在这里,根据这里的所见所闻,去继续丰富创作细节、优化创作思路。“在江门开平塘口,晨起推窗即是百年时光雕琢的风景,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文字自然流淌着侨乡的呼吸与脉动。百元长租公寓与创作扶持政策形成的‘轻成本、深体验’模式,让创作者能静心挖掘侨乡故事。”艾力塔姆尔说。
“自己计划扎根塘口,创作一本关于碉楼题材的书籍”。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敏(冰可人)表示,“网络作家们正将侨乡基因转化为创作动能。江门塘口的时空穿越感令人着迷!碉楼群落的沧桑质感与先锋书店的现代气息形成的奇妙张力,为文旅题材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希望通过‘侨乡新大众文艺社’,进一步挖掘侨乡文化,创作更多关于侨乡文化和碉楼文化的故事。”
江门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不设硬性扎根要求,而是倡导“旅居创作”的流动模式。这种开放姿态背后,是对创意人才流动规律的深刻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作不再受地域束缚,创作者需要在不同文化场景中汲取灵感。
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江门以“来了就是江门人,走了给你留盏灯”的胸怀,正构建起“无界创客”的各类“IE公社”。这种模式既尊重创作规律,又强化情感联结,使江门成为创作者精神上的“永久栖息地”。
活动现场还为入驻青创孵化中心的知名网络作家颁发证书,并举办“新大众文艺论”公益沙龙。与会作家围绕“新大众文艺论:新时代‘山乡巨变’与网络文学的使命担当”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网络文学在新大众文艺中的担当作为,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文学讲好江门乡村故事,展现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等新风貌。

为首批进驻“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广东网络文学(江门塘口)青创孵化中心的知名作家颁发证书
(摄影:郭永乐、黄绍侦、李卓文、伍海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