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打响“蚊媒歼灭战” 筑牢“两热”防控网

政府网站
关注当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进入关键期。10月13日起,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及全区蚊媒防控工作实际,黄埔区吹响“集结号”,上下联动共筑防灭蚊屏障。
党员先行:“红马甲”筑起红色防线
10月14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党小组的党员们手持镰刀、铁锹、扫帚等工具,奔赴景区商业街后山的卫生死角。面对大量堆积的枯枝落叶和肆意丛生的杂草,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的负责用镰刀砍割杂草和灌木,有的负责将清理出的杂草、枯枝归拢搬运,还有的细致地翻找并清理隐藏在角落里的废弃容器和积水。
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工作,后山区域焕然一新,原本被杂草和野生植物覆盖的小径重现天日,长期堆积的垃圾被清运一空,潜在的蚊媒孳生地被彻底清除。一位党员志愿者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很荣幸能为周围环境卫生提升献出微薄力量。”

社区攻坚,精细治理消除孳生环境
面对长洲岛四面环江、居民区依山而建、山岗农田众多的复杂情况,长洲街道组织辖内各社区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美丽家园建设暨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
10月14日下午,深井社区的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多支小分队,带着清洁工具和灭蚊药物,深入老旧楼宇、空置用地、农田山岗、密集树丛等关键区域,重点清除积水容器、废旧杂物、沟渠淤泥等易孳生蚊虫的隐患点。针对辖区山多、农田多、绿化面积大的难点,社区组建专业消杀队伍,定期在早晨、傍晚蚊子最活跃的时候对居民活动频繁区域、植被茂密的山林进行集中消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环境整治不仅消除了蚊媒孳生地,还将为社区环境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据深井社区党委副书记凌启棠介绍,居民楼中间的一块荒废用地经建筑垃圾、杂树杂草清理后,已修复平整,不久的将来将建成口袋公园,化身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全民参与,织密群防群控网络
为充分动员各方力量,联和街道在防控工作中也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不仅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还通过“埔哥服务”平台持续招募防蚊灭蚊志愿者,每日统筹“科室包村组+社区工作人员+执法队员+网格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从杂物堆积的角落到积水暗藏的缝隙,再到各类重点难点点位,逐项排查、全面整治。“垃圾堆”变成“整洁区”,“积水洼”化身“干爽地”,联和街道的每一处变化,都是广大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
近日,南岗街道南岗社区广泛开展“两热”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科普宣传、入户指导、环境整治等举措,全力构建群防群控的坚实屏障。
活动中,社区志愿者不仅在公园、街巷、市场设置宣传摊位,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更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讲解防蚊灭蚊知识,发放驱蚊片,细致排查天台、阳台、厨房等区域的闲置容器、花盆托盘等易积水场所,将可能成为伊蚊“产房”的隐患点一一清除。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通过宣传栏、居民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引导居民养成勤清积水的良好习惯,推动‘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行动常态化。”南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党员先锋到全民参与,从重点攻坚到全面清障,一张精细化、立体化的蚊媒传染病防控网正在黄埔区全域越织越密,不仅为市民营造着干净、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宝贵的“黄埔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