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权属不清”的房子用上“满意电”!惠州供电局破解办电难题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近日,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村民杨先生的自建房里装上了电表,用上了“满意电”。过去,如杨先生一样的自建房居民因缺乏权属证明难以办电,只能转供或私拉乱接,不仅电费贵,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日前,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村民杨先生的自建房里装上了电表,用上了“满意电”。过去,如杨先生一样的自建房居民因缺乏权属证明难以办电,只能转供或私拉乱接,不仅电费贵,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5月,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下称“惠州供电局”)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主动担当、迅速行动,联合多部门发文,有序放宽无权属证明用户办电门槛,从源头上治理无权属证明办电和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问题。

政策落地以来,惠州供电局办理了超过15000宗用电报装业务,群众用电便利性、安全性显著提升。在“十四五”收官交卷的最后阶段,一份份“报装资料”背后,是改革从纸面走向民心的生动注脚,惠州供电局用政策温度回应民生关切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政策创新

探索无权属房屋办电新渠道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新屋终于用上‘放心电’了!”杨先生看着新建房屋里亮起的灯光,向陈江供电所工作人员连连道谢。

今年,杨先生在自己的旧瓦房周边新建了一栋自建房。但其旧房和新房分属不同地块和建筑物,暂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明材料,无法顺利报装用电。情急之下,杨先生在旧房电表后私拉电线至新房使用,被供电所客户经理在检查中发现。

长期以来,自建房的用电报装难题,是群众反映的民生痛点之一。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一些房屋存在土地权属不清晰、规划手续欠缺等历史问题,居民难以提交用电报装申请,只能通过他人转供或私拉乱接临时用电,部分用户被迫使用高价电,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过去几年里,供电部门每年都会接到不少类似的诉求。“这样的情况在每个区都不少,尤其是在仲恺陈江、惠城小金口、惠东大岭等地。”惠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边是群众迫切的用电需求,一边是制度上严格的用电规定。在现实与制度之间寻找平衡,成为摆在供电企业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为此,惠州供电局对各县区逐一摸排,与相关政府部门多次研讨解决思路。讨论过程中,一个创新的思路逐渐成形——将信用信息进一步丰富延伸,破解办电难题。

此前,惠州就曾依托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诚实守信用电主体,提供“双免双降”用电服务。但这些措施主要用于优化服务和融资便利,并未触及无权属证明的房屋办电问题。

要破解无权属证明房屋办电问题,光靠供电企业单方面努力远远不够。自建房用电牵涉住建、发改、供电等多个部门,要让群众真正用上“放心电”,就必须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从政策层面找到可行突破口。

“信用”破题

政企联动打出政策“组合拳”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惠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为供电企业与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打开了通道——从顶层设计上,为解决无权属房屋的办电难题提供了契机。

同月,《惠州市深化“信用+用电服务”实施方案(2025年修订)》(下称《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在原有用电范围内办理增容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只要信用良好、无违规用电记录,签署信用用电承诺书后即可免于提供物业权属证明。此举将“免权属证明”的范围扩展至增容业务,迈出了以信用赋能用电服务的关键一步。

今年5月,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与惠州供电局联合印发《惠州市优化暂未取得物业权属证明用户用电报装工作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优化暂未取得物业权属证明用户的用电报装工作。

《指引》提出,对于不涉及政府储备土地的用户,只需提供村(居)委会盖章的用电情况说明,并签署信用报装承诺书,即可受理装表接电;若涉及储备土地,则需管护单位书面同意。此外,建立“重点关注名单”机制,将不符合用电报装要求的建筑或项目纳入名单管理,须经镇(街)审批后方能受理。名单之外的建筑或项目,则可由村委说明并直接办理。

杨先生的案例,正是在这一机制下得以顺利解决——村委出具说明后,不到10天便完成了装表接电。

随后,6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商业及民生用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则为更多场景提供制度支撑。无论是园区宿舍、沿街商铺,还是一栋多户的自建房,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均可申请抄表到户。

三份文件接连出台,政企联动打出政策“组合拳”,涵盖绝大多数无权属证明的用户情况。自今年5月以来,惠州供电局办理了超过15000宗用电报装业务。为应对激增的办电需求,惠州供电局实施“村委会集中收资-供电所定期派专人取件”模式,实现足不出村办好电,让改革成果照亮群众生活。

“信用办电”惠企便民,营商环境优化再提速

目前,惠州各地供电部门积极行动,让“信用办电”惠企便民,让企业信用成为便捷用电的“通行证”,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跑出“惠州速度”。

日前,在大亚湾开发区,位于西区街道荷茶村的永联皮革厂日前期因赶制订单需要增容630千伏安。传统模式下,企业需提供物业权属证明、电费担保书等多项材料,流程繁琐。

惠州大亚湾供电局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其匹配“信用办电”模式。依托企业良好的公共信用记录,直接免去了两项关键材料,实现“零担保、免提交、速办理”快速办电。

在惠阳区,广东道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订单量激增,需将用电负荷提升至8150千伏安,但因物权证明等材料需总公司调取,赶不上企业用电需求。

惠州惠阳供电局主动对接,通过企业信用报告代替公司物权证明办理增容业务。该企业工程负责人表示,通过“信用办电”模式,线上开具企业信用报告仅1天,较企业调取材料审批流程节约了至少2周时间。目前,“信用办电”的模式已在惠阳13家优质企业中成功应用,形成“信用评级越高、电力保障越高效”的供电服务新体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