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广州居全球第15位

2017-10-31 10:16: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为今年“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城市竞争力论坛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学术会议今天在广州率先登场。大会由联合国人居署主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承办,邀请到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曾智华等知名专家参与。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7-2018》,报告显示,广州在全球城市中的竞争力排名继续上升,其中,在“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广州首次进入前20强,排在全球第15位;在“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广州上升至第36位。大会还发布了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编制的《创新引领广州迈向全球城市:战略与行动》报告及《广州城市治理发展报告(2017)》。

  ●中国城市竞争力迅速崛起

  ●广州在全球中排名第15位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7-2018》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首席城市经济学家倪鹏飞教授与联合国人居署城市经济与财政局局长、中国社科院-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首席城市经济学家 Marco Kamiya 牵头,全球众多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一年有余联合完成。

  倪鹏飞介绍,《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7-2018》构建了城市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两个指标体系,并对全球1000多个城市进行了排名。结果显示,2016 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前二十强依次为:纽约、洛杉矶、新加坡、伦敦、旧金山、深圳、东京、圣何塞、慕尼黑、达拉斯、休斯顿、香港、首尔、上海、广州、迈阿密、芝加哥、波士顿、都柏林、北京。

  倪鹏飞告诉记者,“广州的经济规模和增量,特别是经济增长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领先的,规模和增长量都处在世界前列。这也决定了广州可以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共有21个城市进入前100强。倪鹏飞分析, 以广州为代表的的中国城市在本次报告中排名表现亮眼,背景就是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城市经济指标随着国家崛起而提升,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提升,中国城市的对外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例如跨国公司的数量一定是不断增加,级别也是不断提升,这些都会从不同层面带动广州的发展。”

 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广州的城市展示展览 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广州的城市展示展览

  ●可持续竞争力:广州排名36名,潜在竞争力转化能力强

  课题组根据经济活力、科技创新、社会包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全球联系等指标测度了全球1035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

  排名显示,2016 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十强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波士顿、新加坡、 苏黎世、首尔、休斯敦、巴黎、芝加哥。中国有9个城市进入可持续竞争力百强,广州排名第36位。

  研究发现,全球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发达国家城市最具活力;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城市正迎头赶上,特别是中国城市普遍基础设施已经追上发达国家。

  倪鹏飞介绍,可持续竞争力是从投入和潜力的角度去分析,广州的经济竞争力好于可持续竞争力,这并不意味着广州的可持续竞争力相对弱,而是说明广州运用潜在竞争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能力要比其他城市强。

  ●只有16.7%的城市处于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

  ●广州房价理性值得全球城市借鉴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7-2018》的年度主题为“房价,改变城市世界”,报告综合分析了全球房地产市场综合概况,并提出了新发现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房价并不合理,只有16.7%的城市处于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报告围绕房地产价格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全球1000 多个城市中,筛选出十一个典型城市进行分析。其中关于广州的分析特别指出:“广州以相对适宜的房价吸引全球人才和企业,推动城市创新力、经济活力不但不断提升,广州经验值得中国一线城市借鉴。

  ●专访倪鹏飞:城市多样性是广州最大竞争力

  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发布后,媒体对报告的主要编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进行了专访。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谈广州

  ——多样性是广州最大的特点

  记者:广州目前在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并大力发展IAB产业,这对于广州经济竞争力将有怎样的影响?

  倪鹏飞:广州提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顺应了全球城市新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广州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更好的定位。在世界的网络体系中,谁都有可能成为中心和枢纽。因此,谁先定位、谁先下手,谁就能获得先发的优势。对于枢纽城市的建设,广州有其独特的内涵,可以依据自身特色、个性进行设计,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广州会获得先发优势。

  记者:在中国众多的大城市中,广州要如何找准自身定位?

  倪鹏飞:多样性是广州最大的特点,也是城市的竞争力关键所在。多样化也将成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

  谈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可能呈“多中心”形态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广深要如何竞争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

  倪鹏飞:过去讲湾区,一定会有一个中心,其他城市都是配角,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能会是一个多中心的形态。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多是水平分布的关系,功能划分更加互补。从目前的趋势看,科技创新是主体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将会形成全球科技、金融、制造业的大湾区。未来也可能形成一个多中心的科技+金融+制造+生产服务+休闲旅游文化的领先世界的新湾区。

  记者:这次报告是在全球1000多个城市中进行排名,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新视野吗?

  倪鹏飞:随着中国的崛起,未来中国的中心就是世界的中心,中国的一线城市或许就是世界的一线城市。

  谈房价

  ——房地产不能称为经济发展的依赖

  记者:您怎么看待房地产未来发展与土地财政?

  倪鹏飞:在19大报告中已经对房地产市场做出了论述,意味着中国亮出了房地产发展的底牌——房子使用来住的。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同时意味着房地产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依赖,房地产主要是解决住的问题。

  ●联合国副秘书长华安·克洛斯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关注三个方面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认为,要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应该关注价值的产生、聚集与分布。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是城市规划,要注意法律规章制度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二是财务计划,要制定一个健全的财务计划,包括合理的预算、创收和支出管理;第三是长远的环境规划,比如土地的有效利用等。

  克洛斯对于广州近年来的变化也有所关注。他表示,从广州近年来发布的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广州的城市价值在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除了人均GDP的增长之外,更为显著的是服务业方面的增长。“服务业成为广州的经济支柱,说明我们的经济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曾智华

  ●广州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制定政策

  当前,基于网络和产业的无缝连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的产业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表示,当前技术革新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运用,逐渐取代了人力。面对这种趋势,过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人口红利,可能会转变为人口噩梦。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

  对于中国来讲,工业4.0是一场“完美风暴”。目前中国的工业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而转型的方向就是高附加值和高自动化水平。中国占有全球制造业工业附加值的26%,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高。随着机器人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中国将在此过程中受益。

  未来城市竞争力的策略是拥抱新的工业增长方式,对于广州的城市发展,曾智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目前广州聚焦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贸易领域的发展,需要发掘自身优势所在,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做好相关政策的制定。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罗桦琳、申卉、荆淮侨

  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廖雪明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楚丽生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