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南方电网内多个省区遭遇强降雨,其中广东地区出现的洪涝灾情最为严重。在抗灾复电中,南方电网公司运用一系列最新新技术手段应对强降雨及引发的灾害,将影响降至最低。截至9月5日上午8时,广东地区83.24万户受影响用户中,逾9成已复电。
科技防涝:新平台上线精准研判
为应对雷雨季节来临,近期,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生产监控指挥中心系统上线。这是南方电网首个“全面监测+智能评价+生产指挥”功能的“全景式”新型电网设备管控平台。该系统具备状态监测、状态评价、生产指挥、防灾应急、跳闸管理5大功能。尤其是防灾应急功能新接入了1300个气象监测站点、7颗卫星、12座雷达等专业气象数据,大大提升了灾害监测的精细化程度和预测预报预警能力。目前,该系统已向下属各供电局开放,实现了省地两级联动。

应对新招:监测变电站水位雨量
强降雨天气极易引发城乡内涝,为此,各地供电部门开展了重要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房、调度大楼的防洪涝风险隐患排查。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基于汛期变电站防洪防涝风险,对变电站的洪涝隐患进行了集中整治,自主研发了水位监测及雨量监测远程告警系统,并创新性地使用防洪风险矩阵,精准判断变电站内实时降水量、积水情况,帮助运行人员及早发现防洪封堵漏洞,预知洪涝风险。系统还联动水泵,能够实现精准响应和布防,达到可测、可达、可控效果。
快速勘灾:无人机作战破解难题
在过去,一旦发生灾情,供电局员工要爬山登塔去查看,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恶劣天气还会影响人工判断的精准性。如今,在陆续突破无人机夜间巡视、雷达定位、激光点云数据拼接、激光自动建模等技术难题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已经形成了“集团军”式的无人机作战能力,机巡作业在灾情勘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8月31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派出18支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队伍赶赴7个主要受灾地市。9月1日至2日,两天线路勘察结果累计完成2467.6公里,发现139处隐患,其中58处山体滑坡和80处水土流失,为有效开展抢修复电提供了准确的勘察数据。目前无人机飞行队伍仍在抗灾前线奋战。
(缪世超 杨雅洁 李梓 张伟雄)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体育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