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顶起电力传输“超级航母”

2019-03-28 10:14:49 新浪南方能源

0
图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在南方电网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指导。(许建军 摄)图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在南方电网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指导。(许建军 摄)

  3月27日,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荣获突出贡献奖。李立浧院士近三十年潜心研究西电东送关键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建设大电网现代仿真平台,有力推动了广东省能源电力技术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作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成功带领团队挑战世界级难题,完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中国对外的名片。作为一个“思想闲不住的人”,李立浧下一步思考的目标又对准了“透明电网”,该技术将更多地影响未来的电力系统生态,甚至能源生态,对未来的能源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

  “不能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能搞、不敢搞”

  我国80%以上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西电东送”成为我国能源电力跨区域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根本解决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输送难题。在此背景下,李立浧首次提出发展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

  1968年参加工作的李立浧,迄今已在电力行业耕耘50载,他几乎主持参与了我国所有特大型输电项目:他参加和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条33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参加和组织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作为“直流输电第一人”,±800千伏特高压项目启动前,李立浧遭到了很多质疑。当时我国最高电压等级为±500千伏,许多技术还要从国外引进,一些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当时国内外一片质疑,认为中国要挑战世界级难题,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不能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能搞、不敢搞。”李立浧说。

  面临一系列重大的挑战和难题,李立浧带领团队大胆探索,潜心研究,常常工作到深夜。在李立浧的带领和推动下,团队攻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一个又一个难题。2010年,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2018年5月,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成为世界海拔最高、设防抗震级别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其中,“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李立浧特别自豪:“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国家赋予我们电力人的使命,很高兴它得到国家的认可。”

  现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是世界上公认的我国领衔世界的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当于电力传输的超级航母、超级高速公路。”李立浧给不熟悉电力行业的人通常这样介绍,如果没有西电东送,没有特高压输电技术,那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能出现缺电局面。人民就会遭受停电之苦,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已建成13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总容量达到9860万千瓦,促进我国西部和北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集约开发和大范围消纳,成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主要通道。从地域发展来说,这项技术极大地支持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促进西部发展的同时增加了东部的蓝天指数,促进东西部的双赢。

  创新不止步,研究重点转向“透明电网”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自己的创造,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建设新的更灵活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方式,我们把它叫做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这也是我国引领世界的技术。”李立浧表示,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发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进行工程应用。

  2018年,金沙江中游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可以投产。这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4项“世界第一”,让此工程成为中国电网建设的示范工程。

  “前一段时间我重点思考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的问题,现在已经开花结果。我的思想又跳到研究‘透明电网’技术上来。”李立浧表示。

  “透明电网”也是由李立浧首次提出的。他此前在另一公开场合详细介绍了这一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相结合,在电网上安装小微智能传感器,让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展示出来,包括电源信息透明、网络信息透明市场信息透明、设备状态透明、运行状态透明、交易状态透明等等,形成“透明电网”。它可以让社会各方广泛深入参与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协同促进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在李立浧的畅想中,“透明电网”再发展下去就是“透明电力系统”,接着就是“透明能源系统”,整个系统网络平台可以发展成零边界成本的能源互联网。到时,能源的存储方式和能源的使用将会更加方便。

  李立浧认为这一技术“会更多地影响未来电力系统生态,甚至能源生态,将会对世界未来发展、能源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他表示,即使知道未来这项技术会有很多挑战,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他依然有信心,因为他有很好的团队,南方电网公司一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未来可以期待。

  (刘杰 张伟雄 宋超)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