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财经

“粤”上枝头新芽俏——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全面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行走在南粤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制造业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焕发的勃勃生机。科创企业拔节生长,而蹚过岁月长河的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也在新质生产力的助力下加速迈向“新”路,让产业“老树”生出“新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聚焦传统产业所需所盼,用金融之手助力企业提速换档,为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行走在南粤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制造业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焕发的勃勃生机。科创企业拔节生长,而蹚过岁月长河的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也在新质生产力的助力下加速迈向“新”路,让产业“老树”生出“新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聚焦传统产业所需所盼,用金融之手助力企业提速换档,为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向高端跃进

在广东佛山,陶瓷行业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历史沉淀,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延伸出陶瓷建筑、卫浴洁具、工业陶瓷等细分领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陶瓷制造也在不断注入创新动能。

作为我国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佛山某陶瓷有限公司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生产等创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在自探“新质生产力”上先行一步。这一切的背后与建行的支持不无关系。

一块陶瓷板材,能有多薄?3mm! “自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板材在我们这诞生,引领建筑陶瓷产品‘薄型化’就成了公司的使命。如果能够在超薄高强韧陶瓷大板、岩板领域取得创新,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负责人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计划通过产品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早在2014年,企业就开始紧密布局数智化转型项目,计划开展大规模的设备更新,让装备与创新研发匹配。同时也推动陶瓷生产走向绿色低碳。但是由于资金掣肘,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我们打算在广西藤县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但是我们的广西分公司在融资上有些困难,银行告诉我们,异地子公司想获得银行贷款,其总部必须获得当地银行给予的集团综合授信额度。”财务总监莫总在向广东省佛山市分行谈及项目融资问题时,眉头紧皱。

得知公司的困难,分行积极联动广西区分行,第一时间到其分公司开展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为集团总部顺利批复综合授信19.2亿元。获悉批复信息后,广西分行立即协助其分公司准备材料申报银团贷款,佛山市分行则全程做好项目的跟踪保障工作。综合分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运营项目情况,在占用集团综合授信额度的前提下,最终向其广西分公司授信贷款2.2亿元,资金的及时到位有力推进了企业数智化转型进程。

数字化智能工厂的顺利建成,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公司在超薄高强韧陶瓷大板、岩板领域屡获创新突破,平均装车时间缩短7分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9.69%。如今,公司凭着规模领先的产能布局,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上大步阔进,设立的佛山、清远、藤县、高安四大生产基地均属高新技术企业,在大规格、超大规格陶瓷大板、岩板领域也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力的格局。这几年来,作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指定瓷砖供应商,其品牌国际知名度也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

向绿色发展

“洁净无尘的实验室内,标有不同色号的染色剂实验瓶陈列在架子上,穿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穿行其中,不时查看培养皿内液体变化情况。”环保、科技,是广东珠海某化工有限公司呈现给社会的印象。作为传统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佼佼者,公司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这些年,市场上的纺织印染助剂产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激烈,加上监管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像我们这种化工企业,只有转型才有生存的机会。”早在几年前,公司负责人江总便敏锐得感知到产能升级和技术创新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绿色转型。然而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和转型谈何容易?不仅要引进科研人员,还要成立专门的企业技术中心,这一切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就在江总为了资金绞尽脑汁之际,广东省珠海市分行的一次到访,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与江总的交谈中,分行了解到公司的资金困难,马上着手收集贷款所需材料,根据公司的营收情况及法人的联合担保,为其申请办理20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了公司的资金之渴。

有了资金的支持,公司聘请行业内顶级专家参与新材料的研发设计,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29项、其中2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创新研发了紫外线吸收剂,能吸收280-380纳米紫外光线,而且透气性极好。优质的染料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市场的欢迎,通过采用反雷达探测、热扫描等技术,紫外线吸收剂还被军方选用,让公司在军工服饰印染助剂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今,公司的产品横跨纺织助剂、皮革、无纺布、鞋材面料、功能性涂料等领域。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纺织助剂综合实力20强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感谢建行当年的支持,公司的转型升级才得以顺利进行。”公司负责人江总感慨道。

朝“精尖”转型

在广东省茂名市高新区,坐落着一家专业生产加工钛锆矿料的企业——广东粤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粤桥”)。来自非洲大陆、澳大利亚的海滨钛锆砂,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经过一系列的优选、加工,变成源源不断的钛锆矿物加工产品,从这里输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作为一家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企业,广东粤桥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知名的钛锆系矿物专业生产加工民营企业。“过去,公司采用海滨选矿工艺,将钛锆砂放置于晒场自然沥水后,再送到车间进行加工。这样的流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存在不少的原料损耗。这次生产线的成功改造,大大提高了选矿效率,预计每年可节约成本780万元。”谈起这次生产线创新,公司技改项目负责人陈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35年来,像这样的技术改造,在广东粤桥并不少见。每一次创新都是可谓脱胎换骨,再上一层楼。然而技术改造对广东粤桥来说并不容易,公司需要聘请专门的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指导,研发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顺利推进生产线改造,广东粤桥公司财务总监找到了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广东省茂名市分行,希望分行能够给予资金支持。

在得知公司资金困难后,茂名市分行迅速组建柔性团队,针对客户生产线改造这一专项贷款进行项目评估,分析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及改造后带来的效益提升程度,开通绿色通道,迅速为广东粤桥投放贷款3000万元,缓解其资金之急。

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广东粤桥“点石成金”。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公司业务范围也从简单的矿物筛选扩大到了锆钛材料冶炼加工,人造金红石、锆英砂、还原钛、独居石的冶炼加工等,并在海外布局开采矿地,成功实现业务“出海”。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传统产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广东省分行坚持“国之大者”,助力做好产业新旧模式的衔接切换,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今年前5月,广东省分行为当地纺织、金属制品、家具、陶瓷等传统行业投放贷款超260亿元,为再造广东传统产业新优势贡献建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