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财经

广货出山 风行天下|建行广东省分行助力“百千万工程”一线观察④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浑圆的果子青翠欲滴,细密的绒毛有着柔润的手感,廖志略特意种在门口的树苗,结出的化橘红鲜果让到访的人印象深刻。

廖志略是广东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这段时间,化橘红“药食同源”得到国家认定,这意味着化橘红的销售可以突破药品领域,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廖志略对橘红特色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从2015年回乡当起了新农人,化州市化橘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廖志略耕耘十年的事业迎来了阶段性成果。在当地,“土特产”“小买卖”正变成“黄金果”“大产业”。

在产业变成富民产业的背后,建行金融活水正润泽漫山橘红,助力果香飘万里。

  种下黄金树

来自化州的化橘红,是中国“四大南药”“十大广药”之一,是廖志略一家三代为之奋斗的广东特产名片。

“培林是我外公的名字。”说起化州橘红,廖志略便滔滔不绝。

这是一段一家三代传承的故事。廖志略自5岁起就跟随外公学习,早已烂熟于心——将青翠的鲜果杀青晾凉、切成七爪或五爪、烘干脱青、修剪定型、打包,然后在时光的发酵中,化橘红越陈越香。

化橘红“治痰如神”。《化州志》记载:每片真者值一金 。但在2013年前,化橘红并非一直是当地果农富裕的“黄金果”。“从小到大,我见证了产业的起起落落,见过鲜果烂在树上没人收购,也见过每斤几毛钱的果贱伤农。”廖志略表示。

在过去,种植化橘红收入微薄、产业一度濒临没落,当地人大多外出打工,仅在炮制化橘红的季节做回乡的“候鸟”。小时候,廖志略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每年的春季和五六月——在这个时候,外出谋生的父母会回乡采摘、炮制化橘红,留守儿童迎来了家庭团聚的时光。

从小学习非遗技艺的个人情怀、帮助乡亲们“做点什么”的家乡情怀、化橘红果贱伤农的触动,都在廖志略心底埋下了种子——为化橘红找到销路,助力当地人家门口就业。

廖志略总结化橘红产业一度濒临没落的原因:“品质没有问题,外地客商都在寻找正宗化橘红。但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能力不行,化橘红的价值未能通过市场体现出来。”

于是,读大学时,廖志略选择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并在2015年毕业后,顶着父母不理解的压力,回乡从事化橘红的种植与炮制。

前五年,廖志略跟随外公学习非遗炮制技艺、学习种植管理、育苗卖苗赠苗、注册合作社做品牌……路径清晰可见。

“化橘红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品牌的成功。”廖志略认为,要有百花齐放的个体品牌,才能支撑起化橘红的区域品牌。“有品牌别人就会找你,有品牌价值才会更好。”除以外公名字注册自己的品牌之外,廖志略逐步引导、帮助产业同行注册品牌。如今在化州,化橘红品牌林立。

化橘红的品质,需要从育苗做起。廖志略选择了当地高产、稳产、增产的化橘红树苗品种育苗、卖苗,并培育了两万株树苗送给村民,鼓励和教导村民种植。

在推广之外,赠苗也有帮助乡亲们增收就业的想法。“化州当地有很多老人家,没什么劳动力。老人在屋前屋后种上不需要太多劳动力的化橘红,成熟时我们来收购,也能为老人们带来几千元的收入。”

种苗卖苗赠苗、鼓励教导种苗,廖志略带动了当地乡亲的劳动就业。“第二产业就业带动率非常大,一个厂区就有200人从事化橘红的生产和销售,间接带动就更多了。”在廖志略的带动下,自2021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化橘红产业。

如今,种植一亩化橘红能够给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廖志略和合作社直接带动复管、新种化橘红面积超过5000亩,带动当地就业超过3000人。

结出致富果

2020年在廖志略记忆里是重要的一年。廖志略表示,对于化橘红的地方文化和炮制技艺,自己在此之前是传承,在此之后是弘扬,“让更多的人知道化州橘红。”

在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门店,当地网红准备前来宣传报道化橘红的故事,留下了一副摄影三脚架。为了讲好化橘红的文化故事,廖志略自己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推动化橘红非遗文化“出圈”,让化橘红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通过拓展线上直播和销售渠道,三年来,廖志略累计销售超过100万份化橘红,带动社员销售超过7000万元。未来,廖志略计划开设化橘红的运营展示中心,让“土特产”变成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去年,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3.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从事和带动的就业人员超过35万人,成为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

今年8月前,化橘红不在国家食药物质目录当中,不能作为普通食品生产和销售,制约了产业发展。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从2023年起连续两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为化橘红“药食同源”发声,得到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采纳。今年全国两会,廖志略带了三样东西参会:一块化州的泥土、一枚化橘红果、一张化州橘红的书签。

随着化橘红“药食同源”得到认定,产业有望实现几何级增长。

品牌建设、打开渠道之外,廖志略认为,化橘红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建设银行的金融支持对我们帮助很大。建厂、搭建团队、打响品牌,都需要金融支撑实现快速拓展。”廖志略表示,“关键时候,金融助力产业突破原有的瓶颈。带来了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还带来了新的思维。”

“药食同源”得到认定后,化橘红产业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金融的支持下,廖志略打算建造自己的仓储,并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

化橘红越陈越好,仓储占了六七成的资金投入。在建设银行资金的支持下,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即将建设更大更标准化的仓库。“外界对化橘红的仓储没有概念。”廖志略介绍,仓储可以让化橘红的质量实现标准统一。“通过建立标准仓库,一方面可以陈化橘红,制定标准统一价格。一方面,可以应对不同年份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过调控实现价格稳定,从而不至于让果贱伤农影响到从业积极性。”

橘红获得金融大力支持的背后,是一场想方设法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般企业仅拥有大片种植林和成熟的果实,没有类似制造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而且化橘红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储存的橘红作为存货无法获得公允的估值。”建行化州支行通过对行业“号脉”,提出了以林权抵押权申请贷款等解决资金困难的创新思路。

在回乡创业的第10个年头,廖志略在后台的销售数据惊讶地发现,化橘红已经实现销往了全国所有地级市。“今年是一个标志性年份,化橘红已经走进了我国的每一个省市。”

站在10年的新节点上,推动“药食同源”的目标实现后,廖志略的思路更加清晰:“将继续提交相关建议,推动化橘红中药文化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再用10年让化橘红走向世界。”

■ 记者手记

躬身入局、精耕细作

“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

金秋时节,南粤大地瓜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增城荔枝、徐闻菠萝、德庆南药、江门鳗鱼、白蕉海鲈……“土特产”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行走在广东“百千万工程”一线,物华天宝、山水丰茂。这些年来,广东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一批批特色农产品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将“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离不开金融助力。建行广东省分行针对广东省县域不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及发展定位,制定县域“一行一策”,聚焦“特色园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富县强镇”等重点领域深化推进乡村金融服务,采取“深调研、强推动、创产品”等一系列举措,突出县域支行不同发展重点,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需要金融机构躬身入局、精耕细作。以金融助力橘红发展为例,茂名金融管理三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化橘红十七条”,满足化橘红产业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实现化橘红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现代要素全面激活、生产方式绿色高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富民增收带动有力;建行针对化橘红企业没有固定资产、化橘红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储存的化橘红作为存货无法获得公允的估值的现状,进行了以林权进行抵押为企业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作担保探索。

(来源: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