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财经

精准护航“出海路”——建行广东省分行为外贸企业提供坚实支撑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在“粤贸全球”的旗帜下,越来越多的广东民营企业正将“中国制造”嵌入世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引擎,民营外贸企业不仅在上半年贡献了全省超六成进出口总额,更以灵敏的市场嗅觉、多元的产业布局和强劲的出海动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

从南海之滨启航,广东的货轮正奔赴五洲四海。在“粤贸全球”的旗帜下,越来越多的广东民营企业正将“中国制造”嵌入世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引擎,民营外贸企业不仅在上半年贡献了全省超六成进出口总额,更以灵敏的市场嗅觉、多元的产业布局和强劲的出海动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

然而,在拓市场、抢订单、稳增长的征途上,民营外贸企业也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匹配、流程不通畅”的现实难题。制度门槛、语言文化、支付结算、法律税务等因素交织碰撞,叠加全球贸易规则迅速调整、地缘风险频发,使得企业“想出海”容易,“走得稳”却愈发困难。

聚焦“外贸提质”目标,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度融入外贸企业经营脉络,在服务便利、风险控制、资源配置等维度持续打通“堵点”、补足“断点”。精细化金融服务的持续落地,不仅助力民营外贸企业激发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也为广东夯实“贸易强省”基础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澎湃动力。

优化流程效率

迈开出海“第一步”

开立账户、办理手续、准备进出口——对许多初次“触海”的外贸企业而言,真正困难的不是敢不敢下决心做跨境生意,而是“第一步怎么迈出去”。

在广州,一家农产品供应链公司的负责人吴先生在向建设银行申请开户时,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们很快就要开展跨境交易了,因为初次办企业做外贸,对跨境交易需要办理的各种许可及手续还没有头绪,很是头疼。”

建行广州花城支行在了解企业诉求后,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流程。在实地梳理企业开立账户及后续交易准备情况后,支行向其介绍了“关银一KEY通”服务——这项由建行与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联合推出的便利化项目,能在企业开户同时,直接办理“单一窗口共享盾”。这个小小的数字认证工具,实现了一盾双用:既可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货物,也可同步访问建行企业网银、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跨境e+),打通了跨境结算与融资通道。

企业迈出出海第一步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流程太慢、资料太多、人力负担重,种种难题接踵而至。想要从“走出去”变成“跑起来”,关键是提效每一环。

某国际物流公司主要从事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每日处理大量跨境收付汇业务。其交易笔数多、金额小、频率高,与境外客户的业务来往高度密集,对时效要求极高。长期以来,企业收付汇流程沿用传统的“逐笔审核”模式,不仅手续繁琐,也大幅拖慢了交易节奏。一旦业务处理延迟,企业不仅会面临客户催单,更可能因未能及时结算而支付滞纳金,增加运营负担。

建行广州天河支行在深入摸排企业痛点后,主动协助其申请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将收付汇审核从“逐笔核验”简化为“备案抽查”,单笔业务耗时缩短60%,极大提高了收付汇效率。

从扬帆起航的“敢做”到日常运营的“快做”,建行广东省分行正以多维度的便利化举措,打通民营外贸企业跨境经营的“第一公里”。从流程指引到系统提效,建行正以“可感知、可落地、可复制”的服务模式,让更多民营企业以更轻松的姿态迈入国际市场。

筑牢风险防线

稳住出海“生命线”

出海从来不是单纯的“快进快出”。随着订单规模扩大、收汇周期拉长,汇率波动、回款节奏、流动性安排的敏感度不断上升,财务风险控制成为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关键课题。同时,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趋于复杂,关税政策调整频繁、产业链重组提速,进出口的不确定性正在同步放大。面对短期波动与结构性挑战,广东外贸企业要的不仅是“跑得快”,更是“站得稳”。

在汕头,一家主营大健康产业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国际收支量位居当地前列。2024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波动,企业希望抓住远期价格的“高点”进行集中签约,试图提前锁定利润空间。

然而,建行在详尽分析其资金结构与结汇节奏后,建议企业分批锁汇、逢高介入,动态调控远期头寸,合理控制风险敞口。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建议帮助企业有效回避了后续市场价格反转所带来的汇兑损失。“多亏了你们的专业建议,不然我们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你们真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客户由衷地感慨。

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不只藏在汇率的小数点里,更潜伏于地缘博弈与产业重构带来的深层冲击之中。

达尔嘉是一家提供全面贴标应用方案及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随着贸易壁垒升温、关税政策趋紧、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众多像达尔嘉这样以欧美市场为主要出口地的民营外贸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达尔嘉顺势调整战略,转向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主动重塑出口结构,寻找更具确定性的增长锚点。

在这一系列转型与拓展的关键节点,建行广州开发区分行始终作为企业背后的稳固支撑。针对企业在转型初期面临的资金与结算难题,建行构建起多层次服务体系:从国际结算、信用证、保函、外币理财,到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支持,为企业多向布局提供金融动力。

更具前瞻性的,是建行为其拓展新市场同步提供的战略分析服务。分行组织专人团队,协助企业开展国别市场分析、跨境结算制度对接、跨币种收付策略设计及税务筹划等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在进入新兴市场时“看得清”“走得稳”“算得明白”。

无论是汇率波动中的冷静判断,还是贸易转向中的战略陪跑,建行始终以专业力量穿透外贸企业所面对的多重不确定。作为企业出海的风控参谋与金融后盾,建行不断拓展服务半径,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中,与民营外贸企业携手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厚植产业动能

锻造出海“硬实力”

在对外贸易的赛道上,便利化服务与稳健的风险管理为企业构筑了平稳运行的“压舱石”,而真正决定能否站稳脚跟、持续扩张的,是企业面向未来的产品竞争力与资源配置能力。

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锂电池隔膜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00余项专利,在湿法隔膜核心工艺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是LG、松下等国际一线电池品牌的核心供应商。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企业订单激增,资金周转压力随之上升。

在获悉企业即将出口韩国并面临大额货款支付需求后,建行珠海市分行迅速介入,借助较优惠的利率窗口,协助办理5000万元贴现业务,快速回笼资金,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转。此外,分行还将为其提供4亿元贷款支持,用于扩大产能、拓展海外市场,为“新三样”走出国门提供充足“弹药”。

如果说锂电是“新三样”的电力引擎,光伏便是全球能源重构的未来方向之一。作为2023年广东省重点项目,珠海鸿钧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N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这一新型电池效率更高、成本更优,是当前光伏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从2023年起,建行珠海市分行即全程陪伴企业成长,初创当年即提供6900万元授信支持,2024年进一步投放56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企业一期1GW产能项目年销售额已达1.5亿元,电池片转换效率领先行业均值。建行还将着手为企业即将启动的二期项目筹备新一轮固定资产贷款,确保其产业扩容顺利推进。

在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业中,柔性电路板正悄然革新产业生态,成为产品的“隐形骨架”。广州南沙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高精密柔性电路板,已成功打入多家全球手机与穿戴设备品牌供应链,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权威认证。作为典型的科技智造型出海企业,其上游采购频繁、结算周期交错,对资金灵活性与跨境结算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在实地调研后,快速为企业量身定制“汇票+锁汇”组合服务:一方面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解决原材料采购资金紧张问题,盘活现金流,助力企业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柔性材料的研发升级;另一方面,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提供实时汇率锁定、跨境收付款“当日达”等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加快全球订单响应速度,畅通资金链条。

在这些新兴产业奋力冲刺全球舞台的背后,建行广东省分行始终以金融力量精准嵌入企业成长关键节点,既聚焦产业痛点“解当下之困”,也着眼长远布局“助未来之势”。从制造向智造,从产业链深耕到全球市场开拓,广东民营外贸企业正依托自身的技术积淀与产品优势实现持续突围。建行始终作为背后的金融合伙人,拓展服务边界、提升响应速度,助力企业精准击穿市场壁垒。

作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民营外贸企业始终是对外开放中的“轻骑兵”。迈向全球化发展的航道,通的是世界,拼的是实力,也考的是韧性。民营外贸企业既要迈出第一步、跑得快,更要能在风浪中稳得住、站得稳,最终走得远。

建行广东省分行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从跨境开户到汇率避险、从订单融资到资源配置,平台式服务外资外贸企业,推动跨境经营一体化。无论是初试出海的第一家农产品公司,还是柔性电子、新能源等“新智造”的出海先行者,建行始终立足于企业所需的关键节点,既做风险参谋,也做创新推手。

民营外贸企业用实力走向世界,建行广东省分行以专业守护他们的每一步征途。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全球竞逐中,建行将继续以多元金融工具与全球服务网络,为民营外贸企业插上“稳健之翼”“创新之帆”,助力广东力量挺进更深的海洋、更广的市场。

(来源:南方日报、建行广东省分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