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脏乱小店“傍”上平台就变“白领厨房”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位于番禺区的一家餐饮店的店主称自己有营业执照,但相关检查报告显示该店既无营业执照也无餐饮服务许可证。
垃圾桶旁边放着熟食,厕所门口可见腌肉 ——有没有想过,你平时用手机订的快餐是在这种地方做出来。
在“互联网+”时代,用手机APP进行网络订餐因便捷、实惠备受上班族、大学生群体青睐。不过,“手机订餐是否卫生”这一问题却一直被不少人忽略。近日就有市民在网上吐槽,吃了订餐平台送来的快餐后腹泻不止,更有市民向新快报投诉称,在广州市天河CBD周边的城中村内聚集着大量号称“脏乱差”的餐饮店,它们通过高大上的订餐平台,摇身一变成了“白领厨房”。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定,从去年10月1日起,所有线上餐饮店都要具备工商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但记者走访广州市天河区的石牌村、冼村,番禺区的大学城等地,发现多家订餐平台加盟店存在证件不全,甚至是无证经营的情况。更有甚者,有餐厅存在冒用证件、上传假店面照的情况,明明是十余平方米的小店,瞬间变成干净整洁的“高档”餐厅。
投诉
吃了一份酸辣粉腹泻三天
“微”辣冒菜会吃出肠胃炎
今年1月中旬某日上午,市民吕小姐第一次使用订餐平台。她说,“听说有很多优惠和折扣”,就通过“大众点评”APP买了一份酸辣粉。中午12时许,喷香的酸辣粉送到吕小姐的手中,她很快吃完。不料,此后不久,她的肚子就开始闹腾,“从下午开始拉肚子,连续拉了3天,脚都软了”。
吕小姐随后致电商家讨说法,但店员回应时避重就轻,让她有些恼火。“几乎没谈卫生问题,仅表示下次订餐会有优惠。”吕小姐告诉新快报记者。
家住广州市天河区的阿展通过平台订餐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2月24日晚,他通过一家订餐平台订了一份微辣冒菜,送达后却发现是巨辣的,“连汤都是黑色,但当时实在太饿了,只能将就着吃。”阿展说,结果第二天起来就发现腹痛难忍,“我请假去医院,医生说是肠胃炎”。
近日,在天河区岗顶附近上班的王先生向新快报记者报料,称在天河区石牌村内的深巷中“隐藏”着几十家餐饮店,其中一些餐饮店卫生状况很糟糕,有些店是由士多直接改造而成,货架和杂物就堆在一旁。更让王先生担忧的是,这些餐饮店中很多都在门口贴着海报,声称加盟了订餐平台,“其中不乏‘饿了么’、‘美团’等大品牌”。
法规
食品生产经营应取得许可
第三方应审查入网经营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食品安全法还规定,网购食品被纳入监管范围。如该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可是,新快报记者近日来走访天河区石牌村、冼村及番禺区贝岗村,均发现有加盟订餐平台的商户只能提供工商执照,而无法提供餐饮服务许可证,还有一些店什么证件都没有。更有甚者,有餐饮店明明在冼村,却使用花都区一家炖品店的工商执照、天河区员村一家饺子馆的餐饮服务许可证,通过了平台的审核。

体验
各平台准入标准要求严格
但有平台称无证可先经营
新快报记者从“饿了么”平台客户端了解到,商家加入“饿了么”必须有实体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上地址必须与实体店地址一致。在网站提交申请时,还要准备好店主手持身份证正、反面的照片,以及“门头”“大堂”“后厨”的餐厅环境照片。线上审核通过后,会有现场经理到店与商家签订纸质合同,审核上传照片,签字按手印,完成开店流程。在“美团外卖”的网站上,记者了解到要开店需有门脸图、店内环境图、身份证和本人合影、营业执照照片和门店LOGO图。
不过,新快报记者发现,有时,上述规定可以“变通”。记者近日以商家身份致电“派乐趣”的客服,咨询“‘餐饮服务许可证’还没办下来,能不能开店”,该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有工商执照就可以先开店,餐饮服务许可证可以等办下来后,让当地的工作人员补充上传。
天河区冼村
平台上宽敞整洁高大上 实为十来平米脏乱小店
冼村因位于天河CBD内,而且租金相对便宜,也是餐饮店聚集之地。新快报记者在冼村内一条小巷中看到,这里聚集了近10家餐饮店,到处可见送餐的电动车,可是其中多家餐饮店未悬挂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
其中一家餐饮店没有招牌,新快报记者进店后才通过宣传单张得知,该店名为“蒸上房”。只见在墙壁布满霉斑的屋内,三四个人正热火朝天地将饭菜分装进快餐盒内,他们都没有戴口罩和手套,店内未悬挂任何经营资质证件。老板告诉记者,该店已加盟“饿了么”,有需要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订餐。
在附近一家用横幅临时拉起招牌的“农家菜湛江鸡”餐饮店前,新快报记者看到一箱已经开封的冰冻鸡块,被直接放在烂菜叶旁的地面上。该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加盟了“饿了么”和“派乐趣”。记者随后在“饿了么”找到该家店,但平台上的商家实景却与该店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平台上商家实景中的门面显示为“安×湛江鸡”,大堂摆着至少7张大圆桌,厨房宽敞明亮,厨具摆放整齐,而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店,加上厨房也就十多平方米,店内桌子、炉灶、冰箱杂乱堆积,只留下一人通行的小道。厨房内更是满墙污垢,窗户上沾满了黑色油污。
当得知新快报记者担心食品安全时,该老板称,该店已经在此外经营了5年,有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在“饿了么”可以看到,但记者在平台上看到,商家证件正在“上传中”。该老板随即又拿出一台手机,打开“派乐趣”订餐APP中的该店界面,记者看到平台上该店店名为“杨记湛江鸡”,确实看到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但仔细留意发现,工商营业执照是花都区一家炖品店的,而餐饮服务许可证则是天河区员村一家饺子馆的。
对此,该老板解释称,他们之前在花都区开店,后来搬到这里,他们在“饿了么”也是用这套证件开店,“不一定要与现在的店址相同”。
聚焦315:如果你在生活消费、金融、汽车等领域遇到不公,请大声说出来。我们为你曝光,联合多家机构推进问题的解决。投诉请猛戳:新浪广东消费投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