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互联网金融

李颖:自媒体人要活得像一只藏羚羊

摘要: 李颖认为这五种盈利模式分别是。打赏、付费阅读、流量分成、社区电商和广告。

2010年,PC端依然是互联网端口的主流,汇志新媒体创始人及执行董事李颖和其余两名合伙人创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网站。到如今,李颖拥有超过5000万流水、1000万粉丝、1000平方米的办公室、200位全职员工,汽车、财经、公益等6份核心自媒体产品。

新浪看点独家专访汇志新媒体创始人及执行董事李颖,在自媒体内容创业风云变幻之时,这位自媒体大咖跟大家分享自媒体五重盈利策略,并表示“自媒体人要活得像一只藏羚羊。”

自媒体产品最好的孵化是“玩票”

回忆起自媒体创业,李颖到现在都无法忘记自己深夜还趴在电脑面前码字的苦逼阶段。“做自媒体,初心很重要,其实创业初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玩,还有摸索。”李颖介绍,当初大家的想法很简单,不像如今很多人总是在琢磨逻辑思维的路子、吴晓波的路子。李颖介绍与其花时间考虑如何增粉,还不如老老实实研究一下已关注自己的粉丝真正需要什么,去深入地研究人性、研究他们的喜好。”  

李颖表示,每一个自媒体初创项目,都像希腊神话里推巨石的西西弗斯,所有的重量都会落在运营者的身上,没有人知道拐点什么时候会到来。在推动巨石的过程中,一个运营者,要会根据粉丝的反馈来不断调整策略,还要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优质内容。除此之外,坚持也很重要,一个IP创始人想任性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顿批评肯定是少不了的,这就是规矩。 “但是只要巨石推过了山顶,之后你追着它跑,都赶不上。”

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实现五重盈利

有了1000万粉丝,自媒体创业重点就会转向经营管理、团队分工、内容分发、和渠道粉丝维护,但自媒体项目从个体户到公司化的市场发展阶段上,还会面临一个又一个的“坑”。

可喜的是,这是一个自媒体创业的黄金时期,只要能保证持续地产出优质内容,便至少有五种盈利模式,让你不愁吃穿。

李颖认为这五种盈利模式分别是。打赏、付费阅读、流量分成、社区电商和广告。李颖首先举例PAPI酱,一条视频就有上千人打赏,一天纯利润就是几万,所以罗胖说投就投,因此作为IP,打赏这种吸金能力是源源不断的,只要内容符合用户期待,现在每天收入3位数打赏是最基本的。其二,最近付费问答已经火了起来,可以断定未来自媒体一定会设置付费模式,到时人人都是“人民币读者”,大家都会为自己的提高认知效率买单。其三,流量分成。除了微信的广点通,现在各大平台都有流量分成计划,一个优质的自媒体,单凭流量分成糊个口也没有问题。其四,有了粉丝基础,再接入各种各样的电商产品,发展社区电商也是受到肯定的做法。最后是广告,内容带动广告效益,是传统媒体的做法,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想被包养,但这个就像回到农耕时代,只能看天吃饭了。

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但前提是优质内容很好地维系了高质量的用户,依靠派红包、送爱奇艺会员、甚至是送AV种子来吸粉丝的公众号运营者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相反,能够服务好1万个粉丝群体的号可能会生存得很好。

  自媒体人要活得像一只藏羚羊

在4月份的新浪蚂蚁邦沙龙分享中,李颖已经提出99%的自媒体必然死亡的观点。

李颖介绍,在门户时代,一个编辑一天生产的内容大概也就30篇,但在自媒体平台级产品出现的现在,一天能达到上千万篇的内容发送量,自媒体创业竞争,也从简单的个体之间的竞争,升级为团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

想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生存下来,自媒体人必须活得像藏羚羊。藏羚羊唯一的本领就是以时速70公里/小时进行迁徙,在旱季来临之前,赶到下一片绿洲。具体而言,“优质的内容和运营能力就是快速奔跑的能力,我从来不让团队讨论微信微博谁死谁活这样的问题,因为身为一只藏羚羊,唯一的任务就是让自己跑得足够地快。”

李颖认为,微信依然是移动流量的航空母舰,但平台之间的竞争,是编辑器的竞争、注意力的竞争,也是生态模式创新的竞争。目前自媒体内容分发已经成为了共识,因为谁也无法知道下一片绿洲在哪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