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民生基建项目发力 三水工业园区崛起现代都市型园区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三水工业园区东段,远眺佛清从高速如巨龙一般,自南向北延伸;桥底下,乐平涌水自北向南而流,不久后将在南海狮山官窑汇入西南涌;不远处,一个湖面面积达260亩的“齐家湖”已经完成开挖,围绕这个人工湖,包含国学馆、特色空间景观、游船码头等元素的“儒家天下文化公园”将被打造成为三水工业园区的“东大门”。

毗邻水轴、紧靠路网节点,一个个像“儒家天下文化公园”这样的大型基建工程,在三水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不断提升园区的生态、文化内涵,完善交通、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当前的三水工业园区正摆脱“工业孤岛”的外界标签,加快成长为一个集生产、科技、生活、娱乐、文旅等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型园区。

在“一路一河一基地” “中聚、东进、南优、西拓、北提”和“联城诀”这“三步走”战略的引领下,三水工业园区逐步打开城市发展新格局。新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需求,广阔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空间,为园区深入探索“工业上楼城市乐平”课题,为企业家和人才扎根三水园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以民生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承载力

儒家天下文化公园自2018年开建,将打造集文化教育宣传、休闲游乐、生态绿色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市民文化公园。未来,该公园不仅将成为三水工业园区的城市新风景线,市民还可以在其中体验健身、休闲、文娱、交流、亲水等基础服务设施。

城市休闲公园可以擦亮三水工业园区的生态底色,为园区注入文化休闲元素。今年,三水工业园区再加码,谋划在新乐南路与西二环高速交界处西南面,打造2500亩“大同碧湖”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估算高达15亿元。

三水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同碧湖”田园综合体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三水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型园区、探路农文旅融合发展、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项目将围绕乡村振兴,以“大同湖”为核心,依托周边用地,打造集环境治理、现代农业、生态休闲、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民俗节庆、学术交流、文化创意、科技创客等为一体的特色片区。

通过提升民生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这样的思路贯穿在三水工业园区的各项民生工作中。比如范湖污水处理厂覆盖范湖旧生活城区和范湖工业园等区域;即将建成的乐平汽车客运站日均可接待旅客达5000人次,可以强化园区与广佛核心区对接;园区谋划新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推进乐平中心小学分校、新乐平中学建设,也有望从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供给着手,助力园区引人留人。

事实上,三水工业园区所在地的乐平镇,在2018年稳居中国百强镇38位,园区正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园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园区转型升级。同时,园区人口总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当地常住人口已超过2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0131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园区呼唤更完善的产业载体,催生出更高标准的城市服务需求。

“我们将借助规划引领和政策叠加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承载力。”三水工业园区管委会上述负责人说,例如在过去两年,园区通过规划建设广府印象小镇,古村活化、河涌整治、产业导入等工作得到系统推进。接下来,三水工业园区将在南边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个科技园,并延伸打造科技小镇,也将有针对性地完善科技平台等配套,推动该片区以点带面提升。

以水为轴“串珠成链”,协调片区发展

以齐家湖为原点,向北沿乐平涌溯流而上,一路水清岸美;两旁高端住宅、人才公寓拔地而起;进入尹边村、水西村,文化廊道、特色雕塑、粤剧文化基地等元素展现乡愁;在更远处的大旗头古村,清代军事陈列馆、名人馆、国家地理中文版摄影活动基地等为古村增添活力,而正在打造的广府文化体验基地、以及去年引进的以色列高科技农业项目,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该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的乐平涌,正串联起三水工业园区商服、住宅、人才公寓、古村活化样板工程、现代农业项目和历史文化元素,成为园区的一条综合发展轴。在与乐平涌大体平行的乐平大道沿线,“冠军广场”“揽月一号”“双创”基地、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区等同样被串珠成链。“一路一河”共同为园区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服务。

三水区委常委、乐平镇委书记何小玲说,三水工业园区在2015年初提出“一路一河一基地(乐平大道—乐平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发展战略。之后又先后投入100亿元实施涵盖产业项目、基础配套、城市综合整治等100项工程,实施“中聚、东进、南优、西拓、北提”战略。更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让园区在2018年有基础实施“联城诀”战略,打造“商务东南部”“宜居西部”“生态北部”和“产业中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也进一步拉开了园区的发展空间。

在“联城诀”战略中,一项项基建工程发挥着重要节点作用,加快推动园区“城产人文”融合发展。今年,三水工业园区提出实施六大行动计划,聚焦工作任务八个“一”。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提升一批载体平台和节点项目的建设效能,加快将规划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除了规划引领,河涌体系将成为串联各节点工程的天然轴线。目前三水工业园区正着手开展水系综合整治专题研究,围绕打造经济走廊、景观连廊、慢行长廊和生态通廊四大目标,初步规划沿辖区北江、芦苞涌、西南涌打造水系生态风貌带,沿乐平涌打造综合发展轴,沿左岸涌打造田园发展轴。

乐平镇党委委员林艳珊说,以田园发展轴为例,该线路大体沿左岸涌东西走向,串联起“大同湖”田园综合体和多个农业公园,并延伸对接乐平中心城区正在规划建设的“老虎岗”湿地公园,该发展轴将能强化“宜居西部”和“商务东南部”两大片区的协同发展步伐。

以新发展格局打造企业、人才投资创业热土

今年2月19日,乐平镇镇长邓志东带队走进了深圳清华研究院,寻求科学园运营方面与该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当了解到三水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以及发展规划,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贺臻迅速组织人员,在20日走进三水工业园区进行调研考察。

贺臻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珠三角多地以及海外都建设运营有创新创业中心,并通过在深圳前海设立下属的金融机构,形成包含创投、基金、科技小贷等企业的金融产业链。从调研情况看,三水工业园区科学园的规划设计展现了高水平,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对参与建设运营该园有浓厚的兴趣。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三水工业园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规划引领,配套先行,园区发展格局进一步打开,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投资潜力。

2018年11月20日,三水工业园区赴深圳举办招商引资路演活动。面向深圳乃至全球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三水工业园区抛出超7000亩载体空间,集中推出10个城市可经营项目,包括高端商住商服区、金融服务区、科技孵化基地、工业上楼项目、特色文旅产业等招商引智项目,总投资估算超200亿元。邓志东说,随着园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未来三水工业园区还会为企业家和人才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三水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源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数据显示,2018年,三水工业园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6%。在2017年底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后,三水工业园区正加快打造千亿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产业的发展,本身也为企业家和人才源源不断地创造发展机遇。在三水工业园区内,广东兴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占地239.8亩的项目地块正在进行土地平整,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动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达11.8亿元,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引入新型高端铝型材、新能源汽车配件产品和电子配件产品三大生产线。

广东兴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三水工业园区已经有很好的产业基础,随着园区产业配套和扶持政策的日趋完善,园区对投资者和人才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

部分重点基建项目扫描

☑ 儒家天下文化公园(齐家湖)

位于乐平镇东面,东临工业路,西接中油大道,东靠正在修建的佛清从高速,与北面的人才公寓紧密相连。公园内连通各个节点和主题片区的道路,将主要环齐家湖来规划建设,当中点缀以特色雕塑和景观平台,充分展现齐家湖与儒家文化、佛学文化的融合。

☑ “大同碧湖”田园综合体

位于乐平镇新乐南路与西二环高速交界处西南面,规划达2500亩,项目投资估算15亿元,将围绕乡村振兴,以大同湖为核心,依托周边用地,打造集环境治理、现代农业、生态休闲、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民俗节庆、学术交流、文化创意、科技创客等为一体的特色片区。

☑ 科学园

利用南边中学校址,高质量规划建设一个辐射全三水“双创”发展的科学园,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过程孵化链条,并通过对接深圳前海资源,主攻加速和落户量产环节,形成“前海孵化、乐平转化”的创新创业格局。

☑ 三级甲等医院

初步规划建设成一家超500个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项目的主要建设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等基本七项设施,总建筑面积为达95844平方米。

☑ 乐平中心小学分校

选址乐平镇中心小学东南面,用地面积25319.1平方米,建筑面积18896.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3座5层高教学楼,1座5层高综合楼,连廊、地下室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7950万元;计划2020年9月投入使用,每年可增加270个学位。

☑ 南边、范湖污水处理厂

南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一座近期污水处理能力为15000立方米/日的污水厂,以及规划沿左岸涌、李坑大涌、城区道路等地段埋设5.6公里的污水主管网,主要解决李坑大涌及左岸冲沿线厂房及居民排污,南景湾小区及工业大道两侧等区域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

范湖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一座近期污水处理能力为15000立方米/日的污水厂,以及规划沿西边涌、范湖城区道路等地段铺设6.2公里的污水主管网,服务范围为旧生活城区和范湖工业园等区域,纳污面积约6.7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

新浪广东佛山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