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倡议新塘镇打造教育高地三大行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几何中心,新塘镇正经历着产教协同发展的战略挑战期——这座拥有56万常住人口的产业重镇,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57.6亿元,却因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陷入人才结构性流动、产业升级受阻的困境。当东莞松山湖以“名校+名企”模式实现产教共振,深圳坪山通过基础教育升级撬动产业转型,同处大湾区枢纽位置的新塘镇亟需找到破局之钥。为此,《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提出以“战略定位、根基夯实、创新引擎”三大行动为抓手,推动新塘镇从“千强镇”向“教育强镇”跃迁。

在战略定位层面,新塘镇需锚定“广州东部教育高地”目标,响应国务院“扩大高中阶段学位供给”的顶层部署,结合广州东部中心建设规划,以教育撬动区域能级跃升,破解产教失衡困局;借鉴东莞松山湖“名校+名企”模式与深圳坪山“教育反哺产业”经验,通过优质教育吸引头部企业,推动新塘从“制造大镇”向“智造强镇”转型,同时依托明代大儒湛若水“甘泉学派”发源地的文化底蕴,将传统哲学与现代教育融合,打造兼具历史厚度与创新活力的教育IP,以“增学位、强质量、塑品牌”为核心路径,让新塘镇实现跨越升级。

在根基夯实层面,新塘中学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承载八十年办学底蕴,是教育高地的核心基石。该校肇始于明代湛若水尚书府旧址,以“承甘泉文化,育现代君子”为办学理念;205亩生态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科学布局,宿舍配备空调、洗衣机,广州市A级食堂保障生活品质;师资团队拥有高级教师85人、研究生61人,省级名校长工作室领衔,高考“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成效显著,大批学子进入985、211及双一流院校。建议对新塘中学进行升级:高一招生计划增至700人,依托新成立的教育集团辐射镇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体育、艺术、小语种等特色课程,与中山大学共建“传统文化与科创融合实验班”,并以科技节、体艺节、社团节和入门礼、成人礼、毕业礼为载体塑造“甘泉德育”品牌,成为广州东部文化育人标杆。

在创新引擎层面,东江外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东外”)对标东莞东华中学,扛起追赶使命。东外自2020年创办以来,以“绿色教育”为核心,四年内实现中考体育全员满分、区测成绩稳居榜首、插班生成绩显著提升;通过分层教学、培优辅弱等个性化方案及70余门校本课程、31个社团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培养“体学双修”“艺学双修”的优秀学子。其师资团队汇聚原“潮实”“廉实”的“清北”教师及原“广外附”教师,构建选拔、培训、管理、考核四位一体的师资体系,协同家庭与社区探索“五风”教育品牌建设。借助新塘镇“甘泉学派”文化纽带,建议东外规划新增1000个高中学位,引入1-2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三年内实现高考重本率突破60%,打造“湾区绿色教育示范校”品牌,吸引深莞优质生源回流,并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耦合探索“教育反哺产业”新范式,助力广州东部从“交通枢纽”迈向“价值枢纽”。

新塘镇教育高地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绝非简单学位补充,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以新塘中学为文化根基、东外为创新引擎,双校协同激活“产教城”融合新动能,期待这座千年产业强镇以教育为支点,书写从“千强镇”到“教育强镇”的跃迁篇章,为大湾区“以教兴城”提供鲜活样本。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