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东莞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看莞城街道“百千万工程”精彩答卷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高水平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之年。如何努力把“百千万工程”这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长期工程抓出更大实效,推动老城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的各项工作安排可见一斑。围绕做强做优做大镇域经济、推进综合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提质、兴业富民等重点工作,莞城街道谋深做实项目库,细化量化推进措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政企携手深耕“百千万” 

驱动莞城经济加速跃升

自吹响“百千万工程”冲锋号以来,莞城街道聚焦企业发展痛点,着力破解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创新活力受限等难题,健全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莞城街道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以“稳增长、强保障、解难题、促发展”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问需问效、精准施策,形成政企联动、共促“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产业升级方面,针对企业项目落地难、转型升级资金与资源不足的问题,莞城街道积极作为。一方面,全力推动恩斯克汽车科技、广东智慧广电数字产业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为企业发展坚定信心。另一方面,投入1800万元出台扶持政策,助力科技企业和传统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先进制造业发展根基。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宏达通信、朝阳全网通等信息技术与设计企业集聚。

此外,通过举办“Hi Funny世界潮玩动漫产业周”等大型活动,拓展潮玩、设计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在产业升级浪潮中不断提升竞争力。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莞城街道投入1.2亿元对君尚百货东纵商圈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天宝家居周边街区申报省级家居设计商圈,提升商业品质。同时,通过开展“老字号”评选、迎春花市、金秋消费嘉年华等活动,联合“乐购莞城”促销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潜力,一系列举措有效提振了消费市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新成果。

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

绘就“百千万”绿美莞城新画卷

踏进莞太路,目之所及皆是赏心悦目的绿植,脚下是优化升级的人行道、慢行系统和无障碍设施,让每一位市民都仿佛行走在园林中一般。“一处美”带动“全域美”,这是莞城街道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

在社区建设与环境改造上,省典型村西隅“文旅融合典型社区”培育和博厦“和美宜居典型社区”建设成效显著,“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去年,莞城街道新增10个“绿美小园”、3个口袋公园,培育选树4个“美丽庭院”典型社区和188户典型户。同时,完成莞太路、体育路、东江大道等3条重要廊道的综合整治提升和美丽河道厚街水道莞城段升级工作。如今,干净整洁的街道、设施完备的公园、景色优美的河道与焕然一新的建筑外立面相得益彰。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项目二期工程(莞城段)于2024年9月建成开放后,深受市民喜爱。像在西隅社区居住了二十年的张姨,每天都会前来每天都会前来晨练、散步,周末还会带孙子玩耍。她对无障碍设计赞不绝口,直言这一改造极大地方便了家人出行。莞城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逐渐呈现出美好实景,一幅宜业、宜居、宜游的绿美画卷在老城区徐徐展开,让高质量发展的愿景更加可感可知。

以“百千万工程”筑基民生

为莞城幸福加码添彩

演绎一折经典粤剧,挥洒一支广场舞,沉浸于一场心灵震撼的基层文艺盛宴,在家门口那片翠绿如画的园林中闲庭信步……这一幕幕幸福实景,生动诠释着城市发展的温度与质感。这背后,正是莞城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的表现。

在“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莞城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民生服务效能。领导干部下沉一线统筹谋划,党员宣讲员深入社区解读政策,退休党员积极参与“大配餐”等志愿服务,通过凝聚各方力量、细化责任分工,各项民生工程得以扎实推进,让党建引领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

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莞城街道全面发力。通过整治“六乱”、改造巷道、新建停车场、升级医疗教育资源等一系列举措,切实改善居民生活质量。39条车行巷道焕然一新,1000余户居民从老旧小区改造中受益,3429个新增学位有效缓解入学难题。博厦社区口袋公园从荒地变身为儿童友好乐园,成为民生工程的成功范例。市民张大爷感慨地说:“过去没地方遛弯,现在公园环境好、设施全,政府真的把实事做到了我们心里。”众多居民的认可,见证了“百千万工程”将民生愿景转化为现实的幸福场景。

革新“百千万工程”焕新路径

激活老城发展新动能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旧城面临着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莞城街道也不例外。这几年来,莞城街道紧扣“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口,立足市“黄金双轴”总体战略规划,以“拆除重建为主,整治活化为辅”的总定位,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及城市更新的莞城模式,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让东莞“城市原点”重焕生机。

这几年来,莞城街道圳头、粮仓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火热实施。此外,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一期已正式开放,华侨大酒店更新改造、凤凰新天地等项目稳步推进。这些项目以延续历史脉络、保护城市共生格局为目标,通过多维度举措系统性保护历史风貌。在城水关系修复上,通过河道整治与滨水空间重塑,让珊洲河重现活力,重现城水相依的历史风貌;在记忆节点活化方面,对中兴路骑楼街、西城楼公园等重点区域的古建筑进行修缮改造,使中兴路骑楼街修旧如旧,展现岭南建筑韵味,西城楼公园经改造后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莞城街道有序推进东莞影剧院、文化广场等标志性建筑的翻新改造,唤醒城市记忆。

在业态发展上,莞城街道积极推动新旧业态融合共生。一方面,保护“东方红照相馆”等承载东莞人集体记忆的老字号传统业态;另一方面,引入“高山热”等新锐品牌,打造特色品牌餐饮、文创潮玩等现代消费场景。在2024年12月12日开放的西城楼公园、珊洲河西段、中兴路骑楼街,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东莞记忆不定期举办的文创市集吸引众多年轻人打卡,老字号与新品牌相邻而立,老城烟火气得以重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快西隅社区省典型村培育

借“百千万工程”重塑社区活力 

西隅社区曾是莞城的繁华核心,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与历史文化街区,珊洲河更被誉为“母亲河”。但受历史遗留问题、建筑密度和土地空间限制,社区发展逐渐停滞,街巷变得破旧。

这几年来,莞城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成立推动街道商贸业(铺位)百业兴旺工作专班,开展“百企百社助百村”结对共建活动,充分挖掘西隅社区的资源优势与政策红利,明确文旅融合、活力宜居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省级典型村培育工作,为社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西隅社区陆续完成三江六岸滨水岸示范段项目二期工程(莞城段)、“三线”整治、可湖公厕改造项目、党群服务中心改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升级、可湖街周边环境提升、可园北路西隅小公园修缮等项目,培育成果显著。如今,沿着可园北路走进西隅社区,以往的“老、旧、乱”的问题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莞城街道多维度发力、全领域突破,以实干实绩推动经济提质、生态焕新、民生升级。未来,莞城街道将继续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创新的举措,书写老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