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近500亿市场!国内益生菌如何突出重围?

健康时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百亿的市场,国内企业看到了益生菌良好的市场,纷纷投入产品,但为何只有极少数企业去研究“自有原创菌株”呢?

最近几年益生菌概念很火,从乳酸饮料到固体粉末、胶囊,益生菌的产品一波接一波面市。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人民币455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至896亿元。

多数益生菌菌种被国外垄断

从世界上临床研究最为充分的双歧杆菌菌株BB12,到我们经常看到的益生菌LGG(鼠李糖乳杆菌GG株),以及我们平时喝的养乐多,都是国外的产品。此外,我们国内卖得最好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合生元”的菌株也是来自于国外。“很多很多的,凡是能数的上来的、名气较大的益生菌品牌,它的原料的菌粉和菌株多数都来自于国外。”科拓恒通益生菌领域专家马晨博士表示,这其实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百亿的市场,国内企业看到了益生菌良好的市场前景,纷纷投入产品,但为何只有极少数企业去研究“自有原创菌株”呢?

马晨博士解释说,由于从最开始的在大自然或者健康儿童肠道里面采集菌种,保存下来,做实验,到最后筛选出来最有效的菌株转成产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因此很多企业选择直接从国外进口菌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益生菌也是需要吃饭的,比如欧洲的菌是从欧洲人身上分离出来的,它长年累月吃欧洲人喜欢吃的东西,来到中国呢,可能不适应。马晨博士指出,中国人要有适合自己的菌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曾在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也提到,我们应加强自主研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益生菌产品,同时建立适合我国消费人群的亚洲菌群数据库,打造更多适合中国人肠道健康的益生菌产品。

自主研发助力打造中国“菌”

经过10多年的积累和成长,我国益生菌领域的科学家通过自身的努力,用一篇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和一个个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渐与国际接轨,部分研究成果在食品工业中成功转化,推动了益生菌产业的快速成长。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益生菌领域科学家、教育部“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科研团队。

2008年,张和平教授科研团队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自有原创菌种干酪乳杆菌Zhang(干酪张)全基因组的研究,标志着我国益生乳酸菌的研究进入了基因组时代。打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据悉,干酪张是从7060株菌株中优选,并通过118篇专业文献论证。同时,丰硕的科研成果也很好的回应了网上关于益生菌生的不良炒作。

今年3月31日,干酪张的生产企业科拓恒通投资2亿元的中国人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未来五年,项目将会对中国的肠道菌群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建一个中国独有的菌群数据库。

如今,全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10000余株)在中国建成。在实际的生产与应用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经科拓恒通等中国企业已全面实现产业化,应用于食品工业、健康医疗、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等领域。

来源:健康时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