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英德企业引到村头 就近就业人数超过21万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戴卡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着操作生产汽车零件,一片热火朝天繁忙景象。“公司员工有400多人,超六成来自英德本地。”公司负责人介绍。

位于英德高新区 时代(英德)皮具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名牌手袋、钱包、拉杆箱等皮具产品的大型企业,员工2000人中90%为本地人。

而广东宏德投资有限公司英德酒店管理分公司,公司有120人,几乎清一色是英德本地人。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中,英德市积极引进引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力提供更加宽广的就业机会,并结合实际,引进企业和项目入驻乡村投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不少就地就业村民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月有稳定的收入,真是太好了!

家门口成了“诗与远方”

就近就业人数超过21万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外出务工,虽然能增加收入和改变命运,但漂泊在外,无法照顾家庭和小孩,并不是增收的理想选择。

这一深层问题得到了英德市决策层的高度重视,通过深入调研认为,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不能只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要以工业化思维来发展推动。

“发展农业产业,虽然能带动村民就地就业,但有季节性问题,如种茶、采茶、收麻竹笋等,季节一过,或者遇上天气异常,就无工可做,而且,工价也不高。”英德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村民进厂务工,不用“看天气吃饭”,每月稳收三、四千元。如果夫妇俩同时进厂做工,一个月的收入就有七、八千元,企业还买了社保,到了退休年限,有优厚的退体金养老。就地就业最主要的是还能照顾家里,解决好老人、小孩管护问题。工闲时又能兼顾田间工夫,作为家里收入补充,务工赚的钱成了净收入。让村民真正坐上致富奔康的快车道。

依托清华园、广德园两大园区,近年来,该市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就业面;另一方面,结合各镇(街)实际,注重招引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

位于大站镇英德市天子峰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加工、生产、销售服装及其配套产品的小工厂,现有员工人260多人。主要开发和生产户外功能性服装,产品比例的95%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员工主要来自英德本市,占87%,其中大站镇籍占40%。同样位于大站镇卓佳玩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加工儿童玩具、电子玩具、玩具制品等为主的出口外向型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全球各个国家,包括麦当劳、迪士尼等国际知名公司。目前公司有职员2600人左右,其中本市人员共1900人,外省人员580人(含贫困人员45及残疾人员33人)。

图为卓佳玩具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位于沙口镇的广东臣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专业从事电子连接线、音频线、多芯屏蔽线、彩虹排线、电脑电源线材、耐高温线等电子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公司。该公司开发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美国等国家。2022年8月,在该市沙口镇政府、沙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租用沙口社区原有的2000平方米扶贫车间,投资建设沙口镇乡村振兴车间,搭建“产业+就业”的乡村振兴平台。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2条生产线,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就业,除能够提供约100个稳定的就业工作岗位外,还能够通过提供半成品让群众居家加工后回收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约200名群众增收。

图为沙口臣泰电子厂车间一角

目前,英德市大部分镇已引进了1至2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就近就业人数超过21万。

多方合力赋能扩大供需

“妈妈岗”让农村妇女变工人

英德市英红镇红旗居委会居民江燕玲是红旗茶厂的一名茶艺师,每天吃过早饭骑电动车5分钟就能来到公司。“现在在家附近工作,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公司福利齐全,下班后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江燕玲说,她的丈夫也在当地的工厂上班,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英德,有许多的农村家庭像江燕玲一样,通过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这主要得益于英德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位于连江口镇的英德市连樟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麻竹笋深加工企业,公司目前拥有麻竹笋粗加工生产线4条,深加工生产线2条,可实现年加工鲜笋量5000吨,年加工麻竹笋成品量2000吨,总年产值达5100万元。“公司发挥‘联农带农’效应,整合当地麻竹笋资源,为当地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40个,且通过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向农户收购麻竹笋原材料,带动近500人农户发展就业。”该公司负责人巫迁雄说道。

事实上,为了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去年以来,英德通过开展“妈妈岗”灵活就业新举措,为妇女群众提供灵活多样的就业,实现妇女就业、企业用工、家庭照护“三赢”。

浛洸镇张陂村玩具加工厂是英德首批“妈妈岗”示范车间之一,以加工小型玩具为主,在去年5月正式投产。“工厂高峰时可招工40余人,其中妇女占80%以上,每人每月收入可达2500元到5000元不等。”浛洸镇张陂村玩具加工厂负责人介绍,员工每天工作5-8小时不等,采取计件工资,同时设置了“流动岗”,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可以领取零件回家加工,限时完成后交回厂内。

“‘妈妈岗’的出现,给英德的求职‘宝妈’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英德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妈妈岗”帮助超300名育儿妇女实现就业,英德市妇联将加强与英德市人社局的合作,及时掌握辖区内妇女就业、企业用工需求等信息,鼓励、引导企业开发更多帮扶女性就业的岗位。

“在本地就业,其实收入也还可以,一般一个月都有三、四千元,还买了社保,但比外出打工的成本低了,如不用交租房和其他费用。在外打工,除去房租、水电费、交通费等,所甚无几,还顾不到家。”连樟村扶贫车间一位女工说,她一个月的收入,等于种3亩田一造的纯收入。

图为连樟村扶贫车间一角

“对于我们这些困难群众来说,有个能够照顾家庭又能就近就业的地方就挺好。我早上8点上班,中午有一个半小时休息,下午7点左右下班,中午和晚上都能照顾到家庭。”林美贞说道。

林美贞原是沙口镇沙口社区居委会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现有4口人,其丈夫2015年因车祸不幸离世,公公于2018年因重病去世,婆婆已年迈,下有一双儿女读书,林美贞是家里的顶梁柱,经济负担重。她现在是臣泰电子厂(原是英德市兴农玩具厂)生产线的一名组长,每月有四千多的稳定收入,不用像以前一样在镇上找一些收入不高还不稳定零散的工作。通过2016年-2020年的精准帮扶,其家里条件改善很多,现已脱贫奔康。

与林美贞同时期进入车间的还有红峰村的范天娣,她这里工作有四年了,家中有两个小孩和四个老人需要照顾,小孩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丈夫在台泥公司工作,不能每天回来,平时都是范天娣照顾得多。“红峰村到车间开电动自行车要十多分钟,我早出晚归,中午自己带饭在公司吃,家里也能照顾得到,还是可以的。”她如是说。

入职企业也满满人性化措施。一些公司对无法兼顾家庭的员工,聘请专人接送小孩上下学;公司为外地务工人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员工幸福感。

该市连樟村考虑到村民在企业务工,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实际,在英德全市村级率先探索开办“四点半课堂”及“童心港湾”等公益项目,着力解决小学生看护空档问题,降低孩子无人看护的安全风险。此外,为解决小孩接送难问题,在上级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校园专线接送,让家长更省心了。

多方发力“牵线搭桥”

为就地就业提供更多岗位

为让更多人在本地就业,今年春节刚过,英德举办了2024年春节10场巡回招聘系列活动,超6000名群众在系列招聘会中达成了就业意向。

该市九龙镇居民罗先生在巡回招聘会上应聘为一家企业的工程设计师。他说:“之前在外地工作,现在发现九龙发展越来越好,想留在家乡就业,在家门口就业是我们这些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的愿望,因为家里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顾,要是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就再好不过了。”

通过举办系列招聘会、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实施“三项工程”等措施,英德架起了政府、企业、人才等多方交流与服务的桥梁。仅2023年,英德完成新增就业7965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372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63人,促进创业人数753人。

2023年,英德新引进项目61个,新增竣工项目54个。其中英德高新区、广德园两大工业园区企业数量超450家,带动超3.5万人就业。今年,英德更是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1月8日,集中签约动工8个项目,总投资超67亿元;2月3日,广德(英德)产业园集中签约、动工、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约40亿元。这些项目的入驻和建成投产,在有效推动英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广东宏德投资有限公司英德酒店管理分公司总经理苏丽娟说:“如今广德(英德)产业园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周边大型商场、学校、医院等也逐渐完善,整个园区人气越来越旺。”

除了搭建求职平台以外,英德还深入推进大学生“雁归”计划,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才和服务人才平台作用,吸引英德籍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助力家乡建设。“雁归”计划实施以来,英德实地走访大学生1.2万余人,累计吸引了英德籍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人才400多人返乡就业创业。

不仅如此,一些外地人纷纷到英德务工,成为“新英德人”。工人蔡继荣来自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在英德卓佳玩具有限公司工作10余年。“现在我每月工资能领到6000元,包吃包住,除了重大节假日以外,我基本都在英德,成为了一名‘新英德人’。我还带动了不少同乡到公司打工。”蔡继荣说道。

通过强链、补链、加工等多种方式,如今英德的清华园、广德园两大工业园区已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村头致富车间成“遍地开花”之势。

英德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英德通过抓项目、培育产业,“二一三”产联动,打造了如广德园、英德高新区等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园区基础配套的不断完善,带动了地方工业、旅游、文化、商业等行业的发展,让当地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产业园区发展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多的英德群众在家门口成功就业。

产业兴旺作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为乡村宜居宜业,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让英德的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通讯员:黄振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