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信数字身份在校外教育培训学习成果的应用研究暨综合艺术素养评价等级考试系列课程发布启动仪式举办

综合
关注
8月27日下午,由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省新华书店教育培训中心、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广东新华影视文化艺术中心指导的《教育可信数字身份在校外教育培训学习成果的应用研究暨综合艺术素养评价等级考试系列课程发布启动仪式》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隆重举行。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2.0 的相关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中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里 “建立教育领域身份和数据可信体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学生数字身份应用指南》中 “在学生参与素质培训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以及校外实习、培训等活动(例如,在线课堂、身体锻炼、体育赛事、艺术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使用学生数字身份,可实现学生身份的可信认证,既能确认学生参与活动的真实性,又能实时生成包含身份数据的‘德智体美劳’培养轨迹数据”,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学有优教 App 本地服务专区广东省建设指南》“以‘用户’为中心,支持在学有优教 App‘数字空间’查看个人评价、档案类、报告类等数据治理成果查询服务” 等国家及行业政策,推动 “美育教育” 领域校外教育培训教育成果认定向标准化、数字化与可信化迈进,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特举办 “教育可信数字身份在校外教育培训学习成果的应用研究”--暨综合艺术素养评价等级考试系列课程发布启动仪式。


广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顾问、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王玉学同志,国家标准《可信教育数字身份》编制组成员、教育卡应用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邵飞同志、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原艺术处一级调研员、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劝玉、博士、广州市政府参事李明华、广东省新华书店教育服务研究院秘书长张文洲先生、广东新华四阅研学数字教育项目总监周永清、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杨子达、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副会长王健立、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早期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管卓兴、将军、原解放军经济学院教授丁刚、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退役军人专委会主任白继洲、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会长黄泾炜、广东省青少年宫协会原会长、校外青少年教育专家黄南冰、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吴赛锋、广东省少儿美育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项晓琳、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沈雪妍、中山大学舞蹈团团長、艺术总监武昌林、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青少年美育德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原教育学院院长李世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勇平、广州中标品牌研究院院长李武贤、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杨小燕、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麦瑞聪、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余锡捷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会上,相关专家领导就教育部可信教育数字身份的应用推广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探讨了教育可信数字身份在校外场景的应用和普及工作。本次活动同时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优秀美育教育工作者、培训学校校长、大学教授等人员出席。
国家标准《可信教育数字身份》编制组成员、教育卡应用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邵飞在本次会议中指出,由广东省美育教育研究院主办《综合艺术素养评价等级考试系列课程》发布意义重大,依托社会有能力的第三方学术机构做好一线服务,从教材到专业考核评定标准的建立,也是可信教育数字身份应用普及连接校外培训学校、少年宫、文化馆(中心)等校外美育教育群体的次大胆探索和尝试,鼓励合法合规的办学机构积极参与,推动校外教育培训学习成果可信数字化,可信认证的电子证书可在教育行业平台(例如:学有优教 App地方专区)、政务平台(例如:粤省事APP教育服务专区)进行查询和验证。

广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顾问、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王玉学发言指出,校外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美育教育,在涵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校外培训成果的可信数字化认证,不仅是规范校外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构建社会信任机制的重要路径。可信电子证书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全程可追溯、可验证,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有效防范虚假信息,进一步提升校外培训机构的公信力与规范性。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将持续关注并支持可信教育数字身份在校外领域的应用推广工作。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寻求关工委工作与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契合点,在成果展示、教育创新、公益培训进校园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推动校外教育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