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英德下太镇夜谈织密民生网 实干铺就振兴路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在英德下太镇灯塔村,新硬化的村道蜿蜒至农户家门口,村民踩着平整路面的笑容里,藏着“英州夜谈”的民生温度。今年以来,下太镇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1335工作法”,让“英州夜谈”从简单的民意恳谈升级为系统化治理实践,在“家长里短”中倾听民声,于“柴米油盐”间破解难题,交出了一份暖民心、聚民力、促发展的基层治理答卷。

“竹头下说的烦心事,三个月就办成了实事!”在英德下太镇灯塔村,新硬化的村道蜿蜒至农户家门口,村民踩着平整路面的笑容里,藏着“英州夜谈”的民生温度。今年以来,下太镇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1335工作法”,让“英州夜谈”从简单的民意恳谈升级为系统化治理实践,在“家长里短”中倾听民声,于“柴米油盐”间破解难题,交出了一份暖民心、聚民力、促发展的基层治理答卷。

锚定1个目标:

把“急难愁盼”放在心上

“开展‘英州夜谈’活动,目的就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通过全覆盖走访全镇各村民小组、各行业领域的方式,全面开展‘英州夜谈’活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下太镇党委书记许平在季度总结会上的话,道出了这项工作的初心。

从方案制定之初,下太镇党委就牵头明确“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建立“月会商、季度总结”机制,每季度专题分析问题办结数据,亲自跟进群众诉求的办理进度,让夜谈不走过场。

6月5日傍晚,下太镇副镇长刘水波带着驻村团队走进灯塔村坪子组,随意坐在村口“竹头下”与村民围坐闲聊。“新光组和车一组的路还没硬化,雨天出门一脚泥。”村民见干部随和,也打开了话匣子。刘水波当即让工作人员记录,当晚就向镇党委、政府汇报。

在该镇党委的统筹调度下,次日,下太镇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办、项目办便联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现场勘察,初步制定施工计划并积极统筹了乡村振兴帮扶资金7.5万元。9月2日,两条崭新的硬底化道路顺利完工,村民特意拍了新路照片发到村群,点赞“夜谈真能解难题”。

创新3种方式:

让民意诉求高效落地

下太镇以“联合宣传、联系群众、部门联动”的“三联”方式,搭建起全方位民意通道。该镇通过驻村团队每周固定走访排查,遇到跨领域问题,立即启动部门联动机制,打破“各自为战”壁垒。截至10月20日,全镇103个村小组中,90个村小组已覆盖夜谈,覆盖率达87%。

“先解答疑问,再解决问题,最终解开群众心结。”这是镇党委在“英州夜谈”会上强调的工作方法。新联村委塘埔组因洪水冲毁了80米长的灌溉水渠,百亩农田在农忙关键期面临缺水困境,该镇党委政府得知后立即组织应急管理办、农业农村办介入,次日驻村干部重返塘埔组商讨方案,最终制定“村委出材料机械、村民出工”的修复办法,既解决了灌溉难题,更消除了群众的焦虑情绪。

为避免“谈而不办”,下太镇推行“现场办、限时办、专人办”的“三办”机制。小事当场回应解决,复杂问题明确时限,每件诉求都指定专人跟进。一次季度总结中,5条诉求办理滞后,当即要求启动“专人办”机制,并由纪检监察办介入督办,最终3天内便拿出解决方案。如今,全镇夜谈收集的建议意见中,189条已回复,答复率100%。

聚焦3大领域:

精准破解治理难题

“英州夜谈”谈什么?下太镇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筑牢社会综合治理防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3大领域,把夜谈变成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金钥匙”。

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下太镇把夜谈变成“民意直通车”。4月29日晚,向阳路灯火通明,一场“英州夜谈+百千万项目”座谈会火热开展。下太镇党委副书记罗海锋与居民围坐,分发《“七个一”建设效果图册》,把项目蓝图化作实景图。“‘八’字形入口通道能分流货车,既安全又美观,这个设计有巧思!”一名商户指着设计图感慨。短短一小时夜谈凝聚了共识,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英州夜谈”成为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前哨”。“小矛盾不及时化解就可能成大隐患。”下太镇通过夜谈收集的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均纳入“三张清单”管理,由镇党政和人大办、纪检监察办双重监督落实。如今,全镇通过“英州夜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起,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亡”、综合治理“零积案、零上访”、网络诈骗“零新增”的良好局面。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英州夜谈”建立“小事当场办、大事协同办”机制。日前,下太镇为113户弱势群体免费安装智能烟感器,设备既能现场报警,又能实时将信息传送至镇值守平台。这一举措源于夜谈中群众提出的“独居老人安全牵挂”,该镇党委当即协调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落实乡村振兴帮扶资金1.4万元,不到一个月便完成安装,为弱势群体添上“安全锁”。

开展5大行动:

打造“英州夜谈+”特色品牌

今年5月,下太镇推出“英州夜谈+关爱帮扶”行动,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工成立“夜访小分队”,利用群众晚间闲暇时间,以“拉家常”形式精准对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

“以前总担心政策门槛高,自家不符合条件,这次镇干部晚上来仔细讲解,才发现原来能申请低保。”下太镇低保户邓先生感激地说。通过一次次夜谈,诸多隐藏的困难被挖掘。社工详细记录,建立困难群体动态摸排台账,当场解决问题,及时上报并跟踪暂时无法解决的事项,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今年以来,下太镇创新推出“英州夜谈+”系列行动,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英州夜谈+进企业”解决用工难题,“英州夜谈+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英州夜谈+进农业”推广特色种植技术,“英州夜谈+关爱帮扶”落实帮扶政策,“英州夜谈+党员关爱”增强组织凝聚力。每种行动都由该镇党委牵头,结合季度总结动态调整重点,确保贴合群众需求。

如今的下太镇,竹头下的夜谈仍在继续,硬化的道路、畅通的水渠、明亮的路灯,见证着“英州夜谈”的实效。“群众的满意度是我们最好的成绩单,我们要让英州夜谈的灯火照亮每一个村落。”下太镇党委在最新季度总结中表示。

钟履双 梁家满 黄振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