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倒计时48小时!中国联通全力守护十五运会精彩开幕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立冬时节,已有寒意。紧临十五运会开幕式,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却持续升温。中国联通为本届赛事打造的赛事指挥中心(MOC)、信息技术运行中心(TOC)、广播电视转播专网全面就绪,数万条链路正将105个场馆的呼吸、3座城市的脉搏连接成一张无形的网。这里没有掌声,没有镜头,却承载着十五运会顺利运行的每一份期待。正如立冬时大地积蓄的能量,默默支撑着这场跨越三地的体育盛会。

看不见的守护,为盛会精准护航

MOC作为这场盛会的“智慧大脑”,汇聚粤港澳3地19城105个场馆数据,实时监测气象、交通、医疗等关键信息。该系统首次完成粤港澳三地全部竞赛场馆与关键区域超过7700路视频信号的全面汇聚与统一纳管,并通过智能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

“例如,当我们通过系统发现某个场馆的网络信号出现波动,能够第一时间通知运维团队。”联通工作人员介绍到,“让问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被解决,避免对训练、比赛、观赛造成影响。”

MOC的建设任务始于今年3月。“我们这支‘十五运突击队’集结了25名资深骨干,多人曾参与过北京冬奥会、哈尔滨亚冬会等大型赛事的技术保障工作。”据MOC的联通总指挥介绍,团队仅用时一个月,实现核心设施设备施工安装与上线1.0版本软件系统,5月6日正式“点亮MOC大屏”,成功保障5月8日全运会首个群众比赛项目的赛事指挥调度。

在开幕式进入48小时倒计时的关键时刻,163名技术专家全员进入最高级别保障状态,严格遵循AB岗轮替与7×24小时值守机制,对覆盖赛事指挥的核心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巡检与压力测试。同时,保障团队启动了视频链路双重保障机制,为所有核心信号部署了主备双路传输,用看不见的守护,让看得见的精彩得以完美呈现。

毫秒级的响应,确保网络平稳运行

TOC则专注于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与保障。通过云、网、安三大体系的深度融合,确保掌控十万台设备、百万级流量下的全网运行态势。

“假设此时香港某个场馆的直播流量突然提升了三倍,TOC的系统会通过秒级调度,从广州数据中心调配充足的计算资源,让观众们察觉不到任何卡顿。”TOC的“赛事云”如同智能调度官,实时感知需求,调配云端算力。三大网络通道数据协同运行,遇拥堵即自动切换,确保永不“堵车”。其“主动免疫”安全体系通过实时分析研判,实现全域威胁可知可控,筑牢赛事数字屏障。

自4月7日起,已有百名技术人员入驻MOC与TOC两大中心,开启7×24小时全天候守护。在短短两百余天里完成双中枢系统建设只是起点,赛事期间的持续运营与应急保障才是真正的考验。保障团队始终秉持“运维前置、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多轮实战演练,不断打磨响应速度与协作默契。

紧临开幕式,保障团队依据开幕式应急调度预案,聚焦系统稳定性与网络安全,组织了内部8次、跨域4次的实战演练,确保任何一路关键视频的调取都能实现“秒级响应”,为指挥决策的流畅性提供坚实后盾。

全天候的值守,让每一帧画面身临其境

“开幕式和各项赛事的每一帧画面,都将通过我们这里传向世界。”中国联通为十五运建设的广播电视转播专网,中国联通为十五运建设的广播电视转播专网,覆盖粤港澳三地69个场馆与14个核心点位,构建起历届全运会规模最大、地市跨度最大、首次实现跨境联办、首次采用8K技术的转播网络,让赛事画面几乎实时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专网还全面支持4K/8K超高清信号稳定传输,以细腻逼真的画质、鲜艳生动的色彩,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6个月、15个地市、84个场馆专网建设、530条专线开通,联通作为本次专网的唯一服务商,我们将时刻守护这条‘媒体生命线’。”专网建设团队的负责人表示,开幕式在即,团队已经完成覆盖场馆、场景、路线的多轮测试,必将让亿万观众见证每个零延迟的精彩瞬间。

屏幕前,工程师核对着各项数据指标;机房内,网络保障团队监控着每条链路的运行状态;场馆里,服务保障人员仍在做最后的设备检查......键盘敲击声、通话应答声、设备运转声,交织成这个夜晚独特的协奏。

以热忱,暖寒冬;以专业,护盛事。当最后一轮的巡检完成,工作人员在值班日志上写下:“各项运行平稳。”万事俱备,静待盛会启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