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身边

揭秘佛山飞地小村:地处高要归佛山管辖 福利远超周边

南方都市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苗迳村尽管只是一个小山村,但比起高明区的其他村居,明城镇苗迳村的知名度,却要高得多。在高明行政区域版图内,根本找不到苗迳村;作为飞地,四百年前它便已“飞”到了肇庆高要市。

村子到高要回龙镇仅约6公里,到高明明城却有20公里远;村里老一辈人大多娶的是高要妻,高要的亲戚都比高明多。但苗迳村村民仍坚持:“我哋喺高明人”。

苗迳村尽管只是一个小山村,但比起高明区的其他村居,明城镇苗迳村的知名度,却要高得多。在高明行政区域版图内,根本找不到苗迳村;作为飞地,四百年前它便已“飞”到了肇庆高要市。

它只是佛山众多“飞地”中的一个缩影。只要留心观察,或许你会时常发现,明明是同属于某一行政区域管辖的地方,却要绕道进入其他地方的行政管辖区域,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 就是所谓的“飞地”,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它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那么,这些“飞地”是如何形成的?生活在“飞地”中的 人又是一种如何的生存状况?在全国不少地区都在发展“飞地经济”的当下,它们又有怎样的发展思路,遇到了哪些困境?

近日,南都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实地走访了佛山多处“飞地”,它们中既有“飞”入周边地区的,也有外地“飞”入佛山的,试图揭开鲜为人知的“飞地”之谜。

苗迳村:村民要福利不想归高要

被 围在高要腹地的苗迳村,电话座机使用佛山号、手机使用佛山号、车牌使用佛山号,用电接自高明,有线电视接自高明。2006年,高明区再投资修建水泥路,将 苗迳与明城连接起来,同时设了公交专线,每日往返于明城、苗迳。“只要交通便利,‘飞地’就只是一个概念”,苗迳村村委委员严永昌称。

四 百年间,经历了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一直至今,尽管村民的生活习俗已与周边高要村居大致相同,老一辈人大多娶的是高要妻,村子到高要回龙镇只有 约6公里、到明城镇却有20公里远,但村民并不想归到高要去。“高明的福利比高要好。苗迳人老了,补贴要比高要多很多”。村里一小商店的店主严先生的回答 很干脆,其在南海、高明打工多年,去年回到村里养猪、务农。

其实,苗迳村民享受到的政策福利,比周边高要村民的更多。2002年, 村里用上了高明本地的电,电费由每度0.8元下降到0.62元;2006年,高明投资修建了连接明城的水泥路;2009年,开通了公交专线。高明提供的这 些福利,甚至高要部分村落也跟着“搭了便车”。

而有些福利,只有苗迳村自己享受,旁边村落只有羡慕的份。高明教学条件好,村里学生 多去明城小学寄宿,现在往返坐公交,没公交前有校车接送;高明医疗条件好,小病,去村里明城华立医院设的卫生站,大病,高明救护车过来接。村民多是养鹅为 生,电力缺乏,高明前年、去年在村内新增三个变压器;养鹅需要疫苗、消毒水,镇里出钱免费提供,总计约10万元。2013年,高明区投资,苗迳村内道路进 行了硬底化,主干道上新建了路灯。

飞地由来:

苗迳村为何成了一块飞地?《高明地名志》记载,明隆庆年间, 严、关两姓居民分别从明城高田、谢边两村到此定居,后逐步繁衍开来。据村里老人讲述,严姓祖先,原靠养鸭子卖鸭蛋卫生,常逐水草赶鸭放牧,偶然走到苗迳, 见水草丰美,索性定居;后一关姓亲戚前来探望,羡慕之余,干脆亦定居于此。此后严、关两姓子孙繁衍至今。

三水琴沙岛:飞地中的飞地

“我听说过三水青岐有个琴沙岛,很漂亮,但从来未去看过。”在三水生活了十几年的陈先生说,不仅是他,很多生活在三水的人,都是只听闻其名但未亲临其境。

琴沙岛属于三水西南街道青岐村委会。青岐虽属三水管辖,却“飞”到了肇庆的四会,已属飞地,而位于西江中央的琴沙岛,又是青岐的飞地,琴沙岛算是飞地中的“飞地”。

时 下,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搞飞地经济,琴沙岛这块“世外桃源”有无旅游开发的可能?村民们说,平时来岛上游玩的居民比较少,所以没有村民愿意兴建酒楼和旅社, 之前有村民在家旁边开设过一个小餐馆,但少有人问津,最终关门歇业,“我们希望在不破坏岛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人来投资建设旅游业,这样可以增加村里的 集体经济,让村民生活都过得更好一点。”

琴沙岛确实曾引起过外界投资者的关注。据三水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植伟森介绍,其实早在 1998年,香港中华置业地产控股公司下属的广州黄金海岸游艇会高层人员,前来琴沙岛考察。对方看中了岛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又长又阔的大片沙滩,筹划投资 建立游艇基地和水上度假村。该项目首期投资2000万元,占地约25.3公顷,于当年12月25日与三水有关方面签订协议,12月28日举行奠基仪式,但 遗憾的是,后因某种原因而半途搁置,殊为可惜。

对此,有三水旅游界专业人士指出,目前三水正在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把琴沙岛统筹到旅游开发的行列,形成一块“美岛”名片。

飞地由来:

青岐历史上曾属于高要管辖。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官府要新建一个三水县,于是把高要的青岐、南海的西南等地划归为三水管辖。青岐及琴沙岛于是成为了一块飞地,从西南前往要途经肇庆四会,粗略计算,至少已有400年的历史。

花都“飞地”:在官窑建楼盘

沿 着官窑象岭村口右转直入可到这家楼盘。这里很有广佛同城的特色。从楼盘打出的广告语上看,楼盘的售房专线是佛山区号0757,而地址中则写着是广州。据该 楼盘相关负责人介绍,楼盘已开发了5年,占地面积405800平米,整个项目2032户,其中,别墅170户,能容纳上万人居住,目前已入住约500户。

“在广州限购前,购买的客户南海人更多,但是广州限购后,佛山人无法购买,现在的客户以广州市白云区、越秀、花都区为主”。该相关负责人说,楼盘临近官窑,至广州也要经过官窑,但地是广州的,具体的地缘归属是历史遗留问题,他们也不知情。”

在楼盘的配套小学门前,南都记者看到,家长的车以广州牌照为主,很少有南海的牌照,而校车则都是清一色广州牌。“这里本来就属于广州,当然是广州人在这买房读书的多。”据楼盘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楼盘内用广州区号和佛山区号的电话号码都有。

“楼盘的土地是花都的,开发商只是租了附近村的一些地作为基础配套。”据当地政府人士表示,除了位处官窑区域外,这个楼盘跟官窑并没有其他的关联。

飞地由来:

在南海官窑南浦村和永安村之间有块地,从地图上看属于南海区域,但其实它是花都的一块“飞地”,如今,这里已建成了一个广州的大型楼盘。不仅当地居民,就连很多当地官方人士也不清楚其历史渊源。

详细内容请见

佛山AⅡ叠02-05版

统筹:

南都记者 姚建国

采写:

南都记者 姚建国 冯雷亮 曾群善 程俊

摄影:

南都记者 张明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