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诠释“心中责” 调研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

新浪广东
关注8月12日清晨,重庆市巫溪县遭遇一场持续强降雨。巫溪县县委常委、通城镇党委书记杜森林率镇驻村干部易兴林等人,冒雨奔赴海拔1200米的通城镇云台村。在村支书龚德洪、驻村第一书记李俊等的陪同下,杜森林一行入户走访防返贫监测户,现场调研该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以“雨中行”诠释“心中责”。
“不漏一户”的牵挂:监测户炕头话冷暖
“老周,今年收入咋样?帮扶政策都落实没?”在监测户周祖清家中,杜森林亲切询问,并认真核查“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得知周祖清有低保补贴和村级公益岗位收入后,杜森林满意点头,现场指导帮扶联系人制定下一步帮扶措施。针对周家因伤病缺劳力导致李子缺少管护、今年收入下降的情况,杜森林要求合作社研究托管帮扶办法,确保全村李子都能得到有效管护。

得知监测户曹洪文左右股骨坏死、四肢均接受过手术治疗,杜森林关心其术后恢复情况,并详细了解其家庭收入。杜森林特别强调,要坚决防止大规模返贫,对有困难的家庭,能纳入帮扶对象的应纳尽纳,确保不漏一人一户。

“土里刨金”的谋划:山地产业“拔节生长”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杜森林听取了云台村关于李子合作社、山羊养殖合作社,以及筹备中的数字土鸡养殖合作社的详细汇报,并对特色产业发展提出规划建议。
当前,云台村李子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品质待提高、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杜森林建议成立覆盖全镇的李子专业合作社,采取换种、高嫁的办法改良品种,提升李子品质;修建小型蓄水池、铺设输水管道,规划修建产业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培训与管护,对劳动力不足的村民采取托管、代种代养等措施,同时着手引进推广无人机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云台村山羊养殖合作社在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全力支持下,经过3年发展,已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100多户农户,实现经济效益40万余元,增收效益初步显现。杜森林对此表示,要进行长远规划,将基地打造成精品示范基地,重新规划完善各功能区,打造完善生态循环模式,推进三产融合设计,让农户以代养模式参与养殖,以土地、资金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优先为脱贫户、低保户、监测户提供公益性岗位,争取在市场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扩大养殖场规模。

对于云台村成立数字化土鸡养殖合作社的设想,杜森林表示全力支持,并提出建议:要大胆创新、敢于探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赋能养殖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市场化为导向,实施差异化、特色经营,突出生态、绿色、可溯源、可放心的特点,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走出一条小而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明晰产权结构,以集体经济为经营主体,确保合作社惠及每个村民。
此次调研为云台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极大调动了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士气。驻村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云台村的特色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驻云台村第一书记李俊)

